设计可持续的未来
在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建筑学院1996届硕士2014届博士校友 郑方
(2022年6月26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建筑学院1993级硕士研究生、2009级博士研究生郑方。感谢学校的邀请,让我代表校友,见证各位的毕业典礼。首先,我要真诚祝贺你们以非凡的韧性和毅力完成了学业,即将带着青春的热情和梦想,肩负起清华人的责任和担当,奔赴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而这个未来,将由你们的品格、学识和经历塑造而成。
硕士毕业之后,我跟从庄惟敏院士,参加了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的设计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建筑形式和力学性能、空间设计和大跨结构的统一。那段经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回馈母校的欣喜。恰好,2014年夏天,我就在这里参加了自己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内心无比激动。这是值得我铭记一生的时刻,也让我的内心充满感激:感谢母校教会我们不断学习、持续思考、勇于创新,感谢母校赋予我知识和勇气,使我拥有了一双看不见的翅膀,从此能够在建筑设计的天地翱翔,并亲手为我读书、成长、热爱的城市描绘壮丽的图景。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未来,我会和奥运结下那么深厚的缘分。2003年,我开始参加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工作。那是我第一次设计游泳馆,而“水立方”有着非常复杂的建筑结构、体育工艺和奥运会赛时运行功能。工地一刻不停地施工,我和中外设计团队的同事们一起,日以继夜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先后解决了数十个前所未有的难题。经过4年建造,“水立方”终于成为书写2008年北京奥运会传奇的地方。赛后,我又主持完成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改造设计,使“水立方”从竞赛场馆转变成一个兼有大型活动、社区健身和商业运营的多功能时尚中心。这个设计展现了可持续技术所能达成的工艺和美学高度,深刻地影响了当今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观念。“水立方”的设计建造过程塑造了我对建筑设计的新认识,并使我深深地被理论探索的魅力所吸引。奥运会赛事结束后,我下决心回校,跟从庄惟敏院士攻读博士学位。之后5年的学习为我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办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