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身淑世,富国以商
在南开大学商学院2022年迎新大会上的致辞
南开商学院院长 白长虹
(2022年9月25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线上线下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这美好的秋日,我代表学院师生欢迎317名本科生,94名学术硕士生,40名博士生,581名专业学位硕士生新同学加入南开大家庭。
1919年,现代教育先驱张伯苓创建南开大学,初设文、理、商三科,开创中国近代商科高等教育的先河。耶鲁大学博士何廉和方显廷先生先后执掌南开商科,确立了以改良中国工商事业为教学科研目标,规定商科学生论文选题“必选择中国问题”,教师和学生深入中国企业进行调查研究。1929年南开商学院成立后,更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理念,培养了中国最早一批工商管理精英人才。
南开大学建校伊始提出“商以富国”的理念,重视商学管理在财富创造、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780年开始两百多年来人类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以科技突破生产力工具革命为标志(蒸汽机、内燃机、电气、石化、ICT互联网),但很少有人看到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是商业组织形态进化与管理革命(工厂流水线、公司制、股份制、敏捷制造、信息化数字化智慧组织),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经济学家把资本投入、土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作为经济发展的函数,然而是管理导致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财富的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因为发展上落后,而是管理上落后…没有“不发达国家”,只有“欠管理国家”。
人们熟悉的发明家爱迪生最伟大之处是他开创性地为后人建立起了发明可以复制的开发流程,他的贡献是他的管理贡献。人类近50年的重大发明,如人造卫星、航天飞机、计算机、基因工程、原子弹等,都是大规模群体化有组织创新的结果。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有8万多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45%,能把这么大规模群体通过研发流程、管理规范组织起来,依赖于管理活动。
百年以来,南开商科聚焦于学术前沿和重大社会需求,以厚重理论回应重
大现实问题,坚持面向实践、面向未来发展学术培养人才。在创业管理、公司治理、服务管理、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品牌与网络营销等研究领域享誉全国。正在培育发展大数据与用户行为、网络空间、数字商务、幸福产业、信息安全管理等交叉学科新方向。积极利用AMBA、AACSB等国际平台,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建设智慧学院,以新一代教育技术支持学院国际化发展和线上线下混成教育;研究全球变局下的风险管理、全球治理;数字和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企业管理、公共管理;对人类发展挑战的能源转型管理、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人口变化与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管理创新实践等问题,培养学生服务中国、影响世界的管理才干和领导力。
南开大学先贤教授黄钰生先生1930年5月发表《大学的教育与南开的意义》一文提出过上大学有两重意义:一重意义叫“润身”,即我们人生有一个美好的、恬润的生活;另一重意义叫“淑世”,用人格与学术去争气、去淑世,去实现中国的最高理想。
第一,关于“润身”,他说:“大学有实验室,你好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