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的赛道上尽情奔跑
在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杨灿明
(2022年9月15日)
2022级新同学们:
你们好!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美丽的中南大迎来了9200多名追求进步、追逐理想的新青年,我谨代表学校3万多师生员工、40多万各界校友,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成长成才的家人师长,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因疫情等原因无法现场参加典礼的532名新生,致以亲切的问候!期待你们早日来到校园,真切地求学于此、成长于此!
同学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革命大学,她源自1948年由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中原大学。70多年来,中南大“由党创立、建校为党、成长为国、发展为人民”,红色基因始终一脉相承,其间几经分合、数易校名,但初心不改。2000年,同根同源的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入选首轮和正在推进建设的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关于中南大的历史和故事,我将在今晚的校长第一课上与大家共同学习和分享。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今天,我想同大家谈一谈我们这所大学过去和当下值得铭记的几个名字,讲讲他们的青春岁月,也对各位新同学将在中南大度过的青春时光提几点希望。
第一位是潘梓年。他是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新闻斗士,一手创办《新华日报》并被毛主席任命为首任社长。同时,他也是我们学校第二任校长,实际主持了学校的创建工作。在南湖校区文波楼前就矗立着潘梓年老校长的铜像。他的青春岁月,在北大求学期间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至暗时刻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即使遭受反动派的酷刑并被判处无期徒刑,他仍在狱中坚持斗争,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著译达百万字。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像潘梓年校长一样的无数先辈,个人的命运在时代
的动荡下是充满未知的,但他们毅然决然,青春热血为理想而战斗,并且坚信国家、民族的未来会在无数有志青年的奋斗中走向光明。
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像潘梓年老校长那样,始终保持青春最宝贵的特质,那就是追求进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人生前进的方向。理想是指路明灯,信念是拼搏动力。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会迷失方向、缺乏斗志。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绽放出绚丽的青春光彩。同学们进入中南大,将来会成长为优秀的学问家、政治家、企业家、银行家、会计师、经济师、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等。希望你们将个人拼搏汇入时代潮流,像校歌中唱的那样:“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
第二位是郑小瑛。她是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中央歌剧院乐队原首席指挥,是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指挥台的中国人。同时,她也是我们的著名校友,在60周年、70周年校庆大会上指挥师生校友一起高唱《国歌》。她的青春岁月,原本考取了协和医学院,但因立志投身革命而奔赴解放区,加入文工团并将音乐作为终身事业。在苏联留学期间,郑小瑛整日泡在图书馆钻研原版俄文、英文指挥著作,废寝忘食地抄记乐谱、观摩演出,几经奋斗、矢志不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