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用青春笔墨绘就出彩人生
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 吕品昌
(2022年9月12日)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不以山海为远。今天,百十多年的巍巍学府,满怀期待地迎来了6000余名朝气蓬勃的新同学。来自祖国各地的你们,跨越千山万水相聚于此,为美丽的陶大校园注入了新的力量,绽放了新的希望。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由衷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此时此刻,辛勤哺育、无私支持你们的父母和老师,也在关注着这场隆重的开学典礼,我建议,把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送给他们!
我们所在的这座城市,是举世闻名的景德镇,是一座由瓷而生、伴瓷而兴、因瓷而名的陶瓷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和100多年的现代陶瓷史。肇始于1910年中国陶业学堂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就是扎根于这块神奇的土地,始终与景德镇这座城市水乳交融、相映生辉。百十年来,陶大始终高擎“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的使命,在一代代陶大人的艰辛奋斗下,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百十年来,陶大始终根植于陶瓷行业这片沃土,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现在,陶瓷大学以中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高等学府独有角色,正朝着建设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奋勇前进。同学们,今天,你们成为了陶大人的同时,陶大也成为了你们心中最红的“打卡地”,你们的人生将与陶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相连,期待你们追求卓越,站在人生的新起点绚丽开启新征途,在这里传承“诚朴恕毅”的校训,弘扬“勉知力行”的校风,践行“发扬国粹、利民裕国”的精神。
同学们,放眼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们面临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领导最新讲话的科学技术催生了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这对大家在未来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途径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大家如
何适应时代变化、提升学习能力带来了新挑战。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如何以多彩青春笔墨绘就出彩人生?同学们都手执青春之笔,未来大学里的人生,该如何书写精彩?又该如何绘就出彩?作为你们的校长和学长,我以起笔、运笔、收笔为喻,对大家提三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希望你们起笔于信念坚定,做志向远大的人。
在中国陶瓷界,陶瓷大学被誉为“陶瓷黄埔”,也享有“陶院现象”美誉——在全国各产瓷区、各高校、科研院所,到处都有陶大人的身影,我们引以自豪的是;他们当中有一大批知名企业家、科技领军人物,创造了科达、箭牌、金意陶、简一、欧神诺、中鹏、道氏等一大批中国著名品牌;他们当中还有一大批活跃在我国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重点美术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常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意思是人的志向越大,格局就越大,胸怀就越大,追求的事业也就会越大,所以对同学们来说,欲成才须先立志。但是光志向远大,没有理想信念不行,还得拥有为实现志向而奋斗的精神和力量。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是要大家注重价值塑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懂得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个人理想信念上下足功夫。陶大将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立志成才提供更高的舞台,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大家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前苏联著名作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