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星辰山海,奔赴可期未来
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校长 邹美帅
(2022年9月4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于云端,南海之滨、赤花山下,隆重举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李晋平书记及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3831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恭喜你们加入北理珠大家庭,开启人生新篇章。
我们共同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的生活,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风险和考验,你们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步入了大学殿堂。在这里,你们将探寻真理,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于大学,有一个重要的命题,那就是何为大学之“大”。来到北理珠的第一课,我也想请你们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大学,大学为什么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发挥灯塔般的作用。作为你们的老师和朋友,我先讲讲我的想法。
大学之大,在于以大师育大材,立德树人,传道授业解惑。“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就是要汇聚大学者、关注大学问、坚守大情怀、培养大写的人。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王越院士在接受《新闻联播》采访时讲道,“我已经89岁了,还在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我将继续奋战在教学一线,争做为人、为师、为学的示范。”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王越院士表达了北理工人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作出新贡献的决心。从学生出发,是北理珠一直以来坚守的办学理念,这里不仅有五千亩壮美校园,还拥有1200余名辛勤的园丁,培养出了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你们将在这里立志立德、全面发展,绘就人生新蓝图。
大学之大,在于为真理执火炬,严谨治学,引领科技创新。古希腊,柏拉图在希腊学园拱形大门上写道,“不知几何者请勿入内”;中世纪的欧洲,现代大学萌芽,成为世界学术研究最前线;清朝末年,京师大学堂开中国高等教育先河,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思想解放。进入信息时代,大学更要与时俱进、
引领世界科技发展,要“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北京理工大学新体制雷达与实时处理团队几十年如一日的矢志奉献。让中国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北理工“大先生”毛二可院士到校长龙腾院士,整个团队持续创新、不断深入、勇攀高峰,把不懈奋斗书写在祖国大地和浩瀚星辰。你们也要敢于追求新进步、新发展,不断迈步创新之路,叩问真理边界。
大学之大,在于担复兴之伟业,满腔赤诚,永葆家国情怀。“巍巍上庠,国运所系”。抗日烽火中的西南联大,在最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弦歌不辍,师生们一边研究学问,走出了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170余位两院院士;一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践行着“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报国誓言。同样为抗日救亡而生的还有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它提倡科技救国,为边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一路走来,北理工培养出了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以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60余位院士,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作为北理工的战略组成和重要延伸,北理珠也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