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力量
在天大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天津大学校长 金东寒
(2022年9月1日)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巍巍学府又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同学。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考取天津大学的12405名青年学子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从今天起,咱们就是一家人!
你们自五湖四海而来,跨越祖国的千山万水,齐聚底蕴深厚的天津大学。有同学来自祖国西北边陲,从巍峨雄壮的天山出发,沿着中华民族象征的万里长城一路向东,途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走廊;有同学从祖国北疆出发,沿着肥沃广阔的黑土地向南而行,穿过大、小兴安岭的苍翠森林;有同学从祖国南域启程,沿着承载着无数繁华盛景的京杭大运河北上,跨越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同学们,一路上,让你们赏心悦目的壮美山河,是岁月变迁、沧海桑田的时间力量;让你们好奇惊喜的风土人情,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时间力量;让你们叹为观止的雄伟建筑,是中华儿女建设和守护家园的时间力量。
同学们,今天你们成为天大人,也是时间的力量。你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用日复一日的勤奋努力,在人生的时间轴上标记上天大的坐标。此时此刻,“天大时间”已开启。我想借此机会与你们分享:如何领悟和善用时间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同学们,领悟时间的力量,关键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服务祖国和人民。
127年,是天津大学校史的时间。在甲午战败、民族危亡之际,北洋大学诞生于津沽大地,开启中国高等教育之先河。29年,是张太雷烈士的生命时长。毕业于北洋法科的他胸怀“要为天下人谋幸福”的信念,成为天津第一位共产党员,他在领导广州起义时壮烈牺牲,用青春热血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诚和坚定。1年,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老学长师昌绪院士研发出我国第一片“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时间。上世纪60年代,他带领团队“从0到1”攻克了当时只有美国掌握的“空心涡轮叶片”技术,助力我国新型战机翱翔长
空。30分钟,是驶过港珠澳大桥的行车时间。天大师生校友攻克了大桥设计及施工建设中的诸多难关,为解决人工岛结构稳定、水下沉管精准放置、桥墩运输安全等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1秒,是全球首款脑机接口专用芯片“脑语者”输出一个指令的时间,这款由天大研制的芯片可以捕捉极微弱的脑电信息,有望在特种医学、康复医疗、国防科技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一代代天大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始终践行“兴学强国”的使命,让自己的每寸光阴,都彰显祖国的希望、民族的追求和时代的价值。
同学们,时间的刻度定格到你们身上。你们生逢盛世、使命在肩,希望你们逐梦青春、不负韶华。我国已确立到本世纪中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蓝图已经绘就,正等着你们学有所成、投身奋斗。如何善用时间的力量,成长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天大人。建议你们不妨参考记叙文中顺叙、倒叙和插叙的叙事方法,努力让自己的人生精彩纷呈。
希望你们善用时间的顺叙
我们的先祖们用二十四节气来确定劳作的时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用千百年的博大智慧传授着我们最朴实的道理:尊重时间的顺序,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学习永远是大学期间的第一要务,为你们人生之路的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但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积累。在北洋园校区中轴线上有一座“三问桥”,起名源于张含英老校长的著名“三问”——“懂么?会么?敢么”,提醒着一代代天大学子,学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