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外附校2022年秋季学期中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北外附校校长 林卫民
(2022年9月2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新学期好!
金秋时节,象征着成熟,意味着丰收。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开学典礼,迎接新学期的到来。2022年的秋季学期,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的特殊时期的新学期,是北外附校“民转公”之后的第一个学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首先,我谨代表北外附校,向初一年级、高一年级的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全校中学生,致以美好的祝福;向敬业奉献、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全体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刚过去的一个学年,是我校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学生学业成绩取得长足进步,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取得历史性突破。初二年级尚久智同学获得第十五届宋庆龄奖学金,其中北京市共40名中小学生榜上有名。初三年级任意同学的作品《仿生鸟扑翼式飞行器》获得全国第17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银奖。这些学生弘扬了宋庆龄爱国主义精神,是各位同学学习的榜样。此外,初高中英语戏剧社团再创佳绩,勇夺全国英文戏剧展演金奖、特等奖,我校外语特色再一次赢得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好评。在此,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祝贺!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精确阶段”,各位同学应当比之前再进一步,以更有“深度”的学习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新的境界。本学期的关键词是“深度”,特别要求全体同学做到“深刻专注,深入思考,深度学习”,以此来创造全新的学业成绩,进而以“提升技能、提高修养、提炼精神”为主线,用内心自觉的力量促进自身的全面成长。
为此,对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第一,要有强大的目标感。
“目标”是指为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自我之外的世界也有意义的事情时,产生稳定且可概括的意图。“有意义”不一定非得是英雄式的,例如,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老师教给学生知识,这些都是有意义的目标。
对崇高目标的追求,是深刻专注的表现情形。崇高的目标可以驱使一个人
为世界作出积极的改变而努力,年轻人的无限可能来自对内心梦想的坚守与执着,我相信同学们站在这里,脑海中可能已经有了或大或小的梦想:或想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或想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或想成为攻克“卡脖子困局”的芯片专家……只有将目光投向远方的人,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我希望所有同学能够成为接地气的理想主义者,从深刻专注开始,认真听老师讲解或自觉阅读,深入地领会、出神地思考、有效地训练,全身心投入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不断获取诸如谋划、坚持、实践的能力,踏上追寻目标之路,从而找到可以专注投入的事情并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
第二,要像专家那样深入思考。
一直以来,北外附校老师坚守“以准专家的方式培养学生”,因此,同学们应当要做到“像专家那样去学习和思考”。怀特海说“有条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