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追梦奋进
在2022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校长 张烈辉
(2022年6月11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繁花似锦,栀子飘香;又是一季青春荡漾,毕业启航。今天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代表学校向顺利完成学业的2022届全体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1985年9月,还是懵懂少年的我,怀揣梦想来到南充校区龙井湖畔,到现在我已经在西南石大的校园里学习和工作了37年。回顾这37年的时光,人生的不断成长、成熟都来源于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自我认知的不断探索和刷新,今天我想以学长的身份跟你们一起分享。
我们的一切思维、想法、愿望都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有关。当今的世界与我毕业时期的世界,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正在西方大国的遏制下艰难崛起,世界走到了秩序和技术大变革的前夜。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国内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你们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年、史上最难深造年。同学中有人抱怨这个世界太“内卷”,高呼要“躺平”,要“佛系”过人生。
我认为,压力不是人生路上的全部,而是成长路上的助力。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高等教育的竞争也是如此。我们如何有效破解制约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困难与问题?我们如何找准未来新经济格局下能源革命的发展方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来临,能源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必然会成为重中之重,如何持续引领学科专业转型、人才培养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我们这届校领导班子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但同时,我们正面临一个有机会做出历史性突破的激动人心的重大机遇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的全新时代和全新方法一定会带来旧理论的重构、新理论的诞生。新能源技术创新与颠覆性能源技术突破已经成为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关键手段。而我们恰好站在这个时空的交汇点上。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质量,把科技创新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与学校长远发展、社会需求、师生期盼结合起来,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研发出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来建设西南石油大学美好的未来,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越深入越清晰,我们就会拥有并获得更多科学的改变现实、改变世界的方式、方法,甚至是力量和源泉。回溯学校的历史,老一辈西南石大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
建校初期,师生自己烧制砖瓦,搬运沙石,一砖一瓦建起了教学楼和宿舍;没有水,自己动手淘洗了一口多年不用的老井;没有电,点煤油灯办公和学习;外出实习晚上睡在老乡家的猪圈旁边;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营养不良,浮肿、水肿的老师们坚持上讲台,常常晕倒在课堂……一代又一代西南石大人的艰苦奋斗与矢志不渝,铸就了西南石大今日之卓越。
生于危难、白手起家,“为石油而生,为石油而息”,这是西南石大;以广育国家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为根本使命和无上荣光,“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西南石大;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在服务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成就一流的高度,这是西南石大。
学校64年的办学成就与价值追求充分印证,成功与奇迹都是可以用双手来书写的,无论困境、逆境甚至是绝境,每一代石大人都是创造者、奋斗者、担当者、实践者、追梦者。
几年来,你们见证并全程参与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了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总数在“双一流”大学排名第40位,2021年度排名全国第13位、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总数全国高校排名第8位的佳绩;你们见证了学校进入全国科技创新高校30强,入围中国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学校连续4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中排名全国前10、四川第1;你们见证了学校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成功进入全球ESI前1%;你们更见证了学校为进入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而付出的巨大努力……你们与学校一道共同实现着新的成长,正在开启守正创新、接续奋斗的新征程。
新材院本科生殷梓航同学,创办企业,成为国内首个二氧化碳转化一体化方案提供商,带领团队取得发明专利7件,发表SCI高水平论文1篇。
法学院研究生曾娅同学,带领团队首创医社联动新型健康助老模式,创造了2亿多社会服务价值。斩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
地科院博士生肖正录同学,本硕博都在本校就读,参与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油田协作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3篇。
经管院袁方、外语院刘丹丹等37名同学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
在你们当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优秀团体和同学。你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代石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石大精神激发了你们无穷的斗志,培育了你们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执着精神。你们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