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心中的良知
在井冈山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井冈山大学校长 曾建平
(2021年6月22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校友和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端午之后的六月,骄阳似火,鲜花烂漫。在距离我党百年诞辰只有8天之际,趁此美好时节,我们隆重举行2021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以“直播带货”的方式为大家送上最后一堂课。
首先要祝贺63名硕士研究生、3963名本科生和78名外国留学生顺利毕业、成功获得学位。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2021届所有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孜孜不倦立德树人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注支持学校发展的校友、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毕业典礼的各位代表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四年前,我们满怀憧憬开启了“以大学之学成就人生之大”的井大生涯,我曾寄语:“大学之大,首在有大德;大学之大,贵在有大师;大学之大,尊在有大气;大学之大,型在有大楼;大学之大,美在有大树”。几年来,同学们从青涩走向成熟,在学习上求知若渴,在生活中自立自强,在情感上相互吸引,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既培养了纯真的同学之情,也结下了可贵的患难之交,还可能遇见了心动的红颜知己。看着你们在快乐中成长,在磨砺中成才,作为校长和任课教师,我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你们当中有409名同学被评为“优秀毕业生”,有667名同学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246人躺赢“双一流”高校。刚刚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的生科院环工专业赵延宽同学,荣获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江西省新时代先进人物等诸多荣誉称号,并在今年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仪式上,与“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袁文才嫡孙袁建芳教授共上《中国金课》,接受央视的采访在《新闻联播》播出,成为井大学子的楷模。这几年,井大也与你们共同成长:学校申硕攻坚取得关键性突破,你们是全程参与者;学校在六十甲子诞辰中接续奋斗,你们是光荣见证者;在央视春晚井冈山分会场舞台成功展现“
负得了重、扛得了冻”的井大品格,你们是倾情塑造者;学校启用新图书馆、建设新教学楼、打造温馨食堂、引进共享电动车,你们是亲身体验者;学校转型发展、优化结构、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你们是坚定支持者……是你们为学校注入了青春活力,为学校发展疯狂“打CALL”,推动学校事业砥砺前行。同学们,谢谢你们!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离别之际,心中再有不舍,也要仰望星空、眺望远方。你们求学在“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的文化庐陵,毕业之际又与我党百年诞辰相遇,可谓生逢其时、躬逢其盛。今日离别赠言,我希望你们在新的人生征程中,无论阳光与风雨,请坚守心中的良知,弘扬新时代的“仁义礼智信”。在此,送大家五句话:
第一句,良知源于敬畏,仁也。仁者必存敬畏,心生敬畏才有仁爱。坚守良知、敬畏人生、弘扬仁爱,要成为你们步入社会的第一要务。
丧失良知者,言行无畏、心中无爱、为人不仁,往往有着人性的扭曲变态与肆意放纵。敬畏人生者,既明辨是非、扬善避恶,又立德立行、彰显良知。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在学校,你们敬畏科学、敬畏制度、敬畏师长,相互之间团结友爱;步入社会,同学们更应该敬畏天地、敬畏法纪、敬畏生命,施仁爱于大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为了人类的温饱和生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女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为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孜孜不倦、呕心沥血,这是对生命之大敬畏,对社会之大良知,乃仁爱至高境界。同学们,人生不过三万余日,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活着虽艰难,但再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情。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以敬畏之心处事,时刻坚守心中的良知;要坚持原则,远离一切黑暗、诱惑、欺骗和堕落,守望良知的基本底线。
第二句,良知始于正义,义也。正义是良知的外在表现。坚守良知、传播正能量、弘扬正义,要成为你们步入社会的必然担当。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是人的“自我立法”,是心灵深处的裁判官。正义则是一种信仰,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阳刚之气,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侠肝义胆,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