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肯定2020年上半年工作成绩
(一)港航经济运行总体良好
(二)海上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三)港口枢纽能力不断提升
(四)江海联运物流组织模式创新见成效
(五)海事服务能级进一步提高
(六)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七)港航服务管理不断提升
(八)反走私工作打开新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二)港航生产及投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三)部分重点工作进展缓慢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力抓好重大项目攻坚
(二)深入推进江海联运物流体系建设
(三)全面推进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
(四)高标准优化港航和口岸营商环境
(五)持之以恒抓好安全工作
1.落实浙交【2020】54号文件精神
2.抓紧制定印发《全市港航系统第二轮安全生产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方案》
3.健全安全监管机构
4.提前部署
(六)持续打造港航和口岸铁军队伍
在2020年上半年工作视频会议暨港航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局长 蒋海平
(2020年7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港航和口岸系统半年度工作视频会议暨港航安全工作会议,目的是总结上半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和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步重点任务和安全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目标。刚才锁副通报了上半年港航经济形势分析,王副通报了上半年局重点工作督查情况,王总工做了安全工作报告,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20年上半年工作成绩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等复杂严峻形势,全市港航和口岸系统聚焦统筹海上疫情防控和港口经济发展,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力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自贸区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全面做好港航管理、转型升级、港航安全、口岸开放、海防反走私等各项工作,港航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港航经济运行总体良好
刚才锁副已经通报了上半年港航经济情况,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江海联运量都实现“过半”目标,特别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超过两位数,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形势下很不容易。水运工程固定资产投资虽然没“过半”,但是自从企业复工复产以来,项目投资稳步上升,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月均投资明显增加。沿海船舶运力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向大型化、特精专、国际化方向发展,国际船舶运力首次突破100万吨。
(二)海上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自打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战役以来,全市港航系统第一时间响应上级决策部署,全员出动、全力以赴,坚持奋战防疫一线,牢牢守住“船头”和“码头”两个阵地,严防疫情从海上输入。自3月1日至今,累计查验到港作业船舶12660艘次,查验本市航运企业船舶2946艘次,港口码头及水域巡查11921次,安全引领境外重点疫情国家高风险船舶670艘次,在保障港口正常生产的同时,确保了疫情从海上“零输入”。
(三)港口枢纽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重大港口项目加快建设。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30万吨级码头对外启用,浙石化油品液化工码头临开获交通运输部批复,有力保障黄泽山一期、浙石化产能释放。新奥LNG二期项目、大浦口集装箱码头二阶段工程、浙石化材料码头等项目加快建设,六横LNG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进,中石化六横LNG项目签约落地。二是港口集疏运网络不断完善。启动航道锚地资源整合优化研究并初步形成方案。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航道扩建、鱼山二期5万吨级和南部10万吨级等一批高等级航道加快建设,条帚门外、香炉花瓶礁等一批大型公共锚地正式启用,船舶锚泊容纳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江海联运物流组织模式创新见成效
一是全面启动江海直达和联运船队建设。3艘1.4万吨散货船正式开建,8艘集装箱船启动图纸设计。促成良海粮油与安徽郑蒲港达成豆粕进江合作,开通首条舟山到安徽豆粕江海直达航线。完成新一代绿色智能8000吨海进江化学品船研发。获准开展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船员培训。二是深入推进全程物流组织模式。成功探索定期、定线、定船的散货班轮化运输新模式。加快推进粮食“散改集”海江铁联运模式,仓库固定式装箱设备改造基本完成。三是不断提升江海联运信息服务水平。持续完善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功能,新开发PC端和“江海e行”移动APP并实现全网上线。推进江海联运数据标准化建设,编制《江海联运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共享规范》。
(五)海事服务能级进一步提高
一是加快推进国际船用燃料油供应中心建设。依托黄泽山加快布局北部供油基地,启动绿华锚地供油锚位建设,积极对接上海交通、海事等部门,加快推动长三角供油一体化。经过海事服务处多次对接,目前有了较大进展。加快打造低硫燃料油生产基地和供应中心,推动中海油、浙石化等本土企业开展低硫油生产。深入谋划国际LNG加注中心,制定首单LNG加注示范业务工作推进方案。1-6月,实现保税燃料油供应量200万吨,逆势增长5.85%。二是大力发展综合海事服务,加快完善岸基站、外供平台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多功能“舟山船型”建造,加快实现“一船多能”。落地实施“分送集报”政策,率先实现保税润滑油“先供后报”。外轮供应货值完成10亿美元。三是拓展完善航运服务产业链。进一步梳理产业链对接合作需求,重点围绕国际船级社、国际船舶总代、船舶供应等开展招商。共引进边航国际船舶总代、华洋海事中心等现代航运及海事服务企业22家,累计达到170余家,初步形成集群效应。
(六)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口岸管理集成改革效果明显。实现铁矿检验监管检验市场全面放开。全国推广复制应用船舶通关一体化改革创新“舟山经验”。全力推进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推出港口经营许可(危货)、水路运输业务经营许可、船舶管理业务经营许可三个行政许可事项提级实施告知承诺审批方式。二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持续领航,在全国率先实现国际集装箱跨关区中转业务。宁波舟山港跨关区国际集装箱转运业务功能正式上线投用,进一步提升了宁波舟山港综合运营效率。三是口岸扩大开放向纵深推进。定海港区西蟹峙岛水陆域获东部战区海军批复同意,《舟山港口岸六横等6个港区扩大开放》获军委联合参谋部回复同意。广厦(舟山)能源、舟山金海船业等4家企业船坞、码头通过省政府验收对外启用。新奥LNG、浙台码头、中澳现代产业园配套3万吨级码头、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油品化工码头口岸临时开放连续获批。
(七)港航服务管理不断提升
一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助推政府数字化转型。目前我局所有事项均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100%。提高网上审批效率,目前我局即办事项共94项,即办事项比例达91.2%。二是着力促进港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岸线效益论英雄”改革。积极服务企业,帮助中昌海运推进企业改制等工作,对接浙石化项目,争取大吨位化学品船运力解决出运难题。三是扎实开展“三服务”。聚焦港航企业发展瓶颈,局领导带队走访企业帮助解决各类问题。鱼山石化基地原油保供、新奥LNG罐车出运等一批重大项目和企业的难点、急事得到有效解决。四是持续开展水路货运综合治理。组织开展“铁拳整治2020”专项行动,对水路货运船舶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协同海事部门开展海上联合执法行动320次,出动执法船艇395艘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525人次,查处违法违规船舶307艘次,累计罚款321万元。强制留滞船舶91艘次,移送公安部门行政拘留18人。
(八)反走私工作打开新局面
持续保持反走私打击高压态势,强力开展反走私工作,重点打击成品油、冻品、海砂等走私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净海”清港等专项行动,1-6月份,共查处涉嫌走私案件18起,抓获走私犯罪嫌疑人94人,案值1.07亿元,扣押涉嫌走私运输车8辆、涉案船舶14艘,有效遏制走私犯罪。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2020年6月安全月期间,全国共发生42起事故,导致100死250伤,特别是6.13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导致20死、24重伤、148人住院。从上次省厅召开的全市危化品运输工作调度会议播放的事故现场视频可以看出,现场惨不忍睹,百余户民房受损,多辆汽车烧毁,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刚才,王总工通报了全市港航系统上半年安全事故情况。虽然上半年事故情况对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整体看来事故总体形势平稳,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未发生安全事故,且全年无港口生产经营事故。今年,港口方面已经发生了1起码头吊装事故,打破了近几年港口零事故的记录。大家对当前港航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行业安全监管突出风险和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大家常抓不懈。
(二)港航生产及投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