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 王希勤
(2022年11月19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图书馆的各位同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相聚于此,共同庆祝清华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和离退休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图书馆以及清华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清华大学图书馆诞生于建校之初,前身是1912年设立的小规模的“清华学校图书室”。1916年,“清华学校图书室”改为“清华学校图书馆”并开始兴建新馆舍。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也相应地改称为“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1937年“七七事变”后,图书馆随学校南迁,在战火硝烟中继续为广大师生服务。1948年底,清华园获得解放,图书馆自此改名为“清华大学图书馆”。改革开放后,图书馆加快建设步伐,西馆(逸夫馆)、美术图书馆、李文达医学与生命科学图书馆相继落成或迁入。学校进入新百年后,人文社科图书馆、金融图书馆、北馆(李文正馆)、法律图书馆新馆相继开馆运行,昌平远程书库开工建设,现已建成由总馆及六个专业图书馆组成、馆舍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图书馆系统,图书馆电子资源总量在国内高校居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图书馆及时调整资源访问方式,增加电子教参供给,做好电子资源校外访问准备工作,为学校线上教学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撑。走过110年岁月的图书馆,是清华大学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百十年栉风沐雨,百十年砥砺奋进。110年来,图书馆以服务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使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10年来,图书馆为一代又一代清华师生提供了潜心读书、埋头学问的场所和资源,给师生留下了珍贵美好的记忆。这里有钱锺书先生为博览群书而“横扫图书馆”的奕奕风采,也有曹禺先生创造话剧名篇《雷雨》的孜孜身影。杨绛先生曾深情地说:“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季羡林先生曾真切地讲:“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