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风范长存
在王补宣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致辞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邱勇
(2022年8月20日)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相聚在一起,纪念王补宣先生诞辰100周年,回顾他为我国工程热物理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学习他高尚的品格风范。在此,我代表清华大学向王补宣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王补宣先生是著名热工教育家和学者、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王先生在能源利用、沸腾与凝结换热、热物性测量技术、多孔介质和微纳尺度传热传质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王补宣先生曾荣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世界能源协会“能源为人类服务”大奖、中国科学院荣誉奖章、亚洲热物性会议终身成就奖、中国传热传质终身成就奖等奖项和荣誉。
去年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勉励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王补宣先生就是我们心中的大先生,在王补宣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大先生最为宝贵的品质。
始终心怀家国、服务人民。王先生自幼目睹国难当头、山河破碎,青少年时代最梦寐以求的便是能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1939年,王先生胸怀“工业救国”的志向选择就读西南联大机械系。1943年毕业留校从教而后赴美深造,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回到清华园,王先生克服困难,埋头苦干,多次参与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开展国产隔热保温材料热物理性质的测试方法和技术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
始终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王补宣先生曾说过,“搞科学技术来不得半点虚假,单靠天资不够,还得有信心、决心和恒心,要经得起风浪、波折,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不断地有所前进,攀上更高一层楼。”1963年,王先生组织热工学教研组承担四川化工厂氨合成塔的技术改造项目,他们克服了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缺失等困境,用3年时间创造了单塔日产量翻番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