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师肩负新时代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在合肥七中庆祝第38届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校长邓宗国
(2022年9月9日)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第38个教师节。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祝老师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过去的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下,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党政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人民教师无尚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传播”“三个塑造”生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职业特征、社会地位、时代价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传道是第一位的,最根本的是传马克思主义之“道”,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传青年学生理想信念之“道”。“三个传播”“三个塑造”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书育人中的具体体现、生动彰显。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大先生”,是对教师的更高期许、更高要求。学生的品格反映出教师的道德水准,学生的品行显现出教师的行为方式,学生的品位折射出教师的境界格局。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学生是教师的透视镜,教师是学生的度量衡,只有“大先生”才能塑造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新时代呼唤一大批“大先生”、好老师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承担起新时代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