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工作不叫“教书”
在苏州阿德科特学校庆祝第38个教师节典礼上的讲话
集团总校长 李远
(2022年9月13日)
亲爱的老师们:
在第38个教师节和中国传统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代表集团、胡总祝大家节日愉快!集团已经给大家送上了胡总亲笔签名的贺信,今天,我带来了集团送给大家的中秋月饼,会议结束我们就一起尝尝!
张朝霞校长邀我在今天典礼上讲几句,前两个教师节都讲了话,这次要是不讲就好像“不够意思”了。“无三不成礼”,谢谢大家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讲。
近年,校长在开学、毕业等典礼上的讲话很火。究其原因可能是,站在一场时不我待的社会变革和教育转型中,在学校关键的教育现场,大家都想听听校长的思考:在“人”与“未来”之间的教育究竟该是什么模样,我们如何守护日常、奔赴愿景,如何看见生命、扛起使命......
对教育,我的思考不深,今天就简单讲讲我们今天庆典的主题——“我们的工作不叫‘教书’”。
01
我们要做“大先生”!
前两天宋凯老师联系我,请我帮忙想想我们教师节庆典的主题,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写道——
“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在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若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书’。”
这是叶圣陶先生在1941年写下的对教育的理解,时至今日仍然令人深思: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因此,胡总给大家贺信题为《做雅力的大先生》。全体雅力人要牢记“国之大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本土化国际教育前锋。
做雅力的“大先生”,就是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成为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01
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02
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03
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04
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坚持“四个相统一”:
01
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02
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03
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04
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这也是是新时代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四个基本要求。
02
如何理解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这是新世纪科技发展的要求。李泽厚先生说,21世纪应当是教育学的世纪。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质量,使人类往前跨了一大步。但是科学技术也使许多人变成它的奴隶。例如,智能手机让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的时代,带来了极大方便,但我们也成了手机的“奴隶”,好像一刻也离不开它。这恐怕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未来,智能网络越来越廉价、普及,所有的学习者将都能够非常便捷地通过智能网络与世界建立广泛的连接,学习者可以几乎零成本、无延迟地获得信息与学习资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提供者,教师与学生共同享有资源空前丰富、廉价、便利的知识市场。那我们老师和学校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大家都切实体会到新冠疫情的危害,疫情近三年来,全世界死亡人数640多万,大家可否知道,每年世界上近80万人自杀。生命都不存在了,哪里还有幸福、成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有感情的。在教育即将迎来“人机共教”的格局下,我们一定要从“教书为主”转向“育人为重”。不仅让学生的情感、精神、心智、身体、情绪都参与到学习中,还要让技术和人工创造出的心智成为外脑和新感官,增强和扩展学生的生命体验。当前,国家特别强调要注重学生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保证学生健康的身心,这有着切实的时代背景,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落实。
其次,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