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财经学院建校20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重庆财经学院校长 吴华安
(2021年12月2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大家晚上好!
云篆风和,箭滩清长。春秋代序,星移物换!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重庆财经学院建校20周年,一起回顾办学的艰苦岁月,共同希冀重财美好未来!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历届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历届领导和社会各届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年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乘民办教育蓬勃发展之春风,学校由重庆商学院和经济日报报业集团证券日报社在南岸校区联合兴办,一个专业三个方向、178名学生和7名教职工,开启了校企联合培养专门人才的改革探索之路。
15年前,在高等教育“积极支持、规范管理”的政策背景下,学校带着独立学院的身份和400多名师生转驻沙坪坝井口校区,从此走出“校中校”,踏上了独立办学的艰辛创业之路。
5年前,在举办方重庆新鸥鹏集团和重庆工商大学的全力支持下,学校整体迁至巴南新校区,从此步入了事业发展的高速奋进之路。
1年前,在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能转尽转、能转快转”的政策支持下,学校顺利实现转设,正式跨入中国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行列,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迈进了全新的发展之路。
20年风云变幻,20年风雨兼程!学校从“校中校”到独立大学、从一栋楼到1000亩校园、从破旧楼宇到网红校舍、从百余师生到超万人规模、从1个专业到38个专业、从7名教职工到783名教职工……可以说,重庆财经学院的历史是一部胸怀理想、励精图治的创业史;是一部矢志不渝、永不言败的奋进史;是一部顺应变化、逆流而上的发展史;是一部审时度势、继往开来的独立学院改革浓缩史!
20年来,我们始终坚定“应用型”
本科办学定位,专业建设面向市场,校企合作联系紧密。我们面向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在重庆率先开设信用管理、资产评估、国际商务和金融科技等新兴专业,形成了以金融学主干学科为特色、经管为主体,交叉融合工、文、艺的学科格局。我们充分利用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探索校企共建“教学项目、订单班、专业、产业学院和产业园”等合作办学新机制,形成了“五维递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诞生了中新金融科技现代产业学院、讯飞人工智能学院等全新的办学组织形态。
20年来,我们始终坚守高等教育初心,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人才质量不断提高。累计培养38967名毕业生,遍布财经各领域,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发展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为母校增光添彩。2018年,我校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创下建校以来班级团支部首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的殊荣;今年,我校22名学生被全球QS排名前100的名校录取,实现了考取世界一流大学排名前10的零的突破;今年,我校刘婷婷同学荣获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跆拳道项目冠军,实现了国家级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