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学校和幼儿园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二、各位校(园)长要树立教育家治校的理念
三、各位老师要珍惜教师职业
在野三关镇第36个教师节庆祝表扬大会上的讲话
野三关镇党委书记 伍晓锋
(2020年9月11日)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第36个教师节,我代表野三关镇党委政府向全镇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和衷心祝福!向社会对野三教育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在我们伟大祖国取得新冠肺炎防控重大胜利、全面复课的日子里,镇党委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野三关镇第36个教师节庆祝表扬大会”,为全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我们野三关镇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倍感荣光!
长期以来,我镇广大教师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奉献了应有的力量,创造了享誉武陵的“巴东教育现象”,教育成为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家庭兴旺、对未来信心满满和美好向往的力量源泉,成为了野三关干部群众心里有底气、脸上有光彩的金子招牌,成为了野三关人民令人自豪的靓丽名片。
野三关教育是“巴东教育现象”
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教育大镇,也是名符其实的教育强镇。我镇近三十多来年中考成绩一直领跑全州,特别是今年两所初中在中考改革元年,仍以绝对优势居全县首位,足以表明我镇基础教育具有理念先进、求真务实、队伍优良、可持续发展的优势。野三关教育成就的持续取得,离不开党委政府历届领导的尊师重教,关心呵护;离不开中心学校老校长郑旭、周传作、李海清以及现任校长谭传位同志的薪火相传,统筹指导;离不开已故的郑益民校长和在座的现任校(园)长刘德龙、陈益忠、覃宗清、邓秀武、郑朝晖、李继华、邓红琼、张春艳等一大批杰出校(园)长的治校有方,无私奉献;离不开以赵光明、向宏茂为代表的民办教育专家痴情投入、匠心打造,为野三教育润色添彩;离不开已退休的郑开平等老同志一辈子扎根基层的无私奉献、经典传承;离不开以谭志玉、郑远龙等领军人物常年扎根乡村、奉献青春年华;更离不开今天受表扬的柳秀兵、夏琼、宋坤丽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当然,也离不开全镇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对培养学生的极度重视、对学校管理的支持和对教师施教的配合。这就是野三关教育大而强的良好教育生态,我们要感恩这种难得的教育生态,并共同呵护好这种难得的教育生态!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借此机会,我对野三关教育提出以下三点希望。
一、各学校和幼儿园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野三关镇有大小教育单位27个,学生21000多人,教职工近千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教育内部,还深远影响着无数家庭和整个社会,更为重要的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信仰与未来。所以,我希望各中小学、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均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精神就是灵魂,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少年有精神,则国有精神。“立德树人”首先就是要立树精神之人,就是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立中国精神之人。“立德树人”就是要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人,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全镇各学校一定要牢牢把握好立德树人这个总目标,要把“精神立校、文化育人”放在首位,端正办学宗旨,规范办学行为,深化办学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