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当前形势的看法
二、我州应对举措有力有效
三、我州一季度经济指标优于全国和周边地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努力抢抓机遇化危为机
五、扎实做好“六稳”工作
在第12次州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湘西州州长 龙晓华
(2020年4月23日)
同志们:
刚才,州直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分析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提出了下步工作打算。总体来讲,大家都积极应对严峻复杂形势,努力化危为机,采取的措施符合我们实际,对他们的工作建议,我都表示赞同。等下,红专书记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谈点对今年形势的看法和下步工作的意见。
一、对当前形势的看法
在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下,对当前形势的看法,我总体认为是四个前所未有。
第一,新冠疫情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冲击前所未有。疫情对世界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以及经济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极大影响,很多国家经济领域停摆或一度停摆,部分产业断链,消费断崖式下滑,发展信心受到沉重打击。4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认为,新冠肺炎蔓延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陷入严重衰退,今年世界经济增长-3%,美国为-5.9%、欧元区为-7.5%、日本为-5.2%。从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看,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6.8%。
第二,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应对举措前所未有。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迅速控制了疫情,目前国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出台的系列政策含金量更高,适时推出的改革举措力度更大,研究分析经济形势的密度更频。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各级各部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行动快、力度大、效果好,推动全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运行正逐步恢复正常。
第三,新冠疫情对湘西州的影响前所未有。这次疫情对我州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打乱了我们的工作进度和步骤,对我州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每个人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影响之大是近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从一季度情况看,全州多数行业都受到严重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下降。
第四,新冠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前所未有。
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对全球总供应链的影响巨大,全球生产和需求遭受全面冲击。4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疫情最坏的情况还未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次疫情的影响有多长、多深、多远,各类专业机构和组织分歧较大,我们还很难得出准确结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4月8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4月17日,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这是党中央对我们的总要求,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总遵循。
二、我州应对举措有力有效
疫情发生后,我州积极应对,精准施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从七个方面采取了有力有效措施。
第一,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我州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确诊人数全省第2少,清零全省第2快,患者治愈率100%,6个县市无确诊病例,吉首市是省内和四省市边区唯一无确诊病例的市州府所在地。
第二,复工复产有力有效。各级领导落实州委“三联”制度,为企业复工复产协调解决了一大批困难和问题,有力推进了企业、项目复工复产。选派517名党员干部担任驻企防疫联络员,对1376家企业开展“蹲点”服务。开展百名行长联千企业行动,361名银行领导联系1805家企业上门提供金融服务。这些综合举措,推动了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第三,农业产业扩面提质有力有效。利用疫情防控期间务工人员尚未外出的有利条件,广泛动员群众春播春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州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好于往年。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来势喜人,全州新扩茶叶面积12.4万亩,总规模面积达到61.1万亩,春茶产量同比增长43.6%;新造、低改油茶面积9.5万亩,总规模突破100万亩;预约烟叶种植面积20万亩,比去年增加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等都有增加。
第四,政策制定和兑现有力有效。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43条、支持产业园区改革创新13条新政策,全面梳理了国省各项帮助企业纾难解困的政策,成立推进政策落实工作专班,及时兑现国省州重要政策,截至3月底,全州共为企业减免和兑现政策资金1.64亿元。
第五,争资上项有力有效。
谋划筛选上报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01个,199个项目通过筛选入围省报国家项目“笼子”,申请中央投资103亿元。上报专项债券项目187个,总投资632.2亿元,申请债券资金327.3亿元,已发行专项债券11个,债券额度17.52亿元,专项债券发行额居全省第八位。争取了20万大箱易地卷烟指标,从五月份开始均衡入库,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第六,稳定就业有力有效。开通“返岗直通专列”和“返岗直通班车”,对企业接新老员工包车返岗的给予50%补贴,补贴就业直通车车费550万元,春节务工回乡人员47.6万人全部实现就业,我州的做法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并向全省推介。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新增5000个公益性岗位,总量稳定在2万个以上,全州226个扶贫车间全面复工,有效解决了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第七,化危为机有力有效。利用疫情期间游客较少的时机,积极推进全州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质升级和环境整治,凤凰、吉首、花垣、永顺等县市景区景点提质改造效果明显,一季度,21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完成投资5.7亿元,把疫情造成的旅游发展“空档期”变成景区景点提档升级的“黄金期”,为未来旅游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拓展空间。
三、我州一季度经济指标优于全国和周边地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季度,我州主要经济指标与1-2月相比,下滑趋势放缓收窄,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回升3.3、4.4、8.3、2.2个百分点,正向好的方面积极转化。与全国比,GDP、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高2.4、0.9、7、6.5、0.4、3.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分别低14.3、1.4、2.9个百分点。与全省比,财政支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排名全省第2、第4、第5位,其余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增速。与周边恩施州、铜仁市比,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20.2、5.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52、低2.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分别高38.2、2.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增速分别高6.7、32.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高28.1、2.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高7.8、低3.3个百分点。从与全国、全省、周边对比来看,我州多数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及周边地区,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州经济自身结构性问题在疫情冲击下更加凸显:
一是产业结构影响。
这次疫情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而近年来,我州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全州GDP的58%左右,从而导致一季度我州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下降55.6%、52.9%,住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