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市诗词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叶莉荣
(2022年11月20日)
各位代表、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黄山市诗词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刚刚选举我继续担任会长,首先对大家的支持和信任表示感谢!同时也感到自己水平有限,责任重大。我市诗词学会成立于2017年,五年来,在市文联的领导下,在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程极悦、汪大白、唐昭仁等老师的支持帮助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徽文化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省内外诗词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诗词是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诗派是在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诗词流派。肇始于唐朝,盛行于明代,在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明朝著名学者胡应麟在为徽商吴德符诗集作的序言中明确指出:“新都诗派肇自许宣平”。明代隆庆、万历之际,以徽州为中心的新安诗坛兴起,著名戏曲家汪道昆为首的一批新安诗人,正式创立新安诗派,《明诗纪事》称其“新安一派”,无论“新都诗派”,还是“新安一派”,指的都是新安诗派。
新安诗派不仅有文献记载其创建时间,而且在民间结成众多诗词社团。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歙人方弘静与王寅等诗人在黄山结天都社,至今正好480周年。天都社是徽州历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从1542年至1610年存续了69年。万历三十八年,时年已94岁的方弘静与同乡潘之恒复修前社,且再次主盟。这就是后天都社。明代徽州诗社林立,诗人辈出。与前、后天都社同时存在的还有谼中社、南山社、白岳社、丰干社、南屏社、松萝社等社团组织。据本人收集的有限资料,明代仅休宁、歙县、黟县可考的诗社就有27家。诗社规模大的有上百人,小的只有数人,存在时间也长短各异。一时派中人才济济,声名大噪。当时在国内影响重大的诗家,徽州本土就有26人。为了方便开展诗词唱和,雅集,绝大多数诗社,成员皆为本邑或本村诗人。率滨吟社25名成员皆为休宁程姓一族。有的则因为共同志向和兴趣走到一起,如慧林社主旨为弘扬佛法,兼有赋诗唱和。白榆社是跨区域的诗词社团组织,有名字可考的21人中,不少是东南地区(现在的华东、华南)的名流。西湖秋社则是汪道昆走出徽州,在杭州组建异地社团。明代文学家屠隆在《方建元传》中对汪道昆有这样的描述:
“时司马公执中原牛耳盟。海内修辞之士,蜂涌归命”。明末文学家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指出:“海内之山人词客望走噉名者,不东之娄东,则西之谼中(娄东—太仓,谼中—徽州)。说明徽州一度成为中国两个文学活动中心之一,并在万历五年前后势头超过太仓文坛。中原牛耳,文学中心,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元代泰定四年(1327年),黟县汪希贤组织的一次诗盟活动,参与者达237人。明代汪道昆以黄山主人自居,选用多处名园,接待文坛“后七子”主盟人物王世贞率领的三吴、两浙文士一百余人,诗酒唱和。试想这是在交通不便的元、明时代,地域比较偏僻的山区,举办如此规模的跨省文坛盛事。即便现在,作为一个民间纯文化社团,组织起来也非易事。
徽州历史上人文荟萃,诗家辈出。《列朝诗集小传》就载有徽州籍诗人63位,王寅著《新都秀运集》载诗人满百位。新安诗派流传和存世的作品远远早于,甚至多于其它徽派艺术门类。自唐代以降,徽州诗人不计其数。耳熟能详有唐代许宣平、吴巩,宋代汪藻、程敏政、方岳,元代方回、郑玉,明代汪道昆、潘之恒,清代渐江、汪由敦等。刊印的诗词作品结集付梓,广为流传。元代歙县人方回《桐江集》及《桐江续集》共40卷,存诗2804首,为元代诗人之最。《全宋词》仅休宁汪莘一人就收入词作68首。今存宋代婺源人汪藻《浮溪集》36卷。汪道昆的《太函集》收录诗词1520首。明代歙人方承训的《复初集》有十余万言诗文作品,其中诗词1858首。《四库全书》收载清代休宁人汪由敦诗词1700余首。根据安徽大学罗亚男先生《清初徽州遗民诗人概略》一文统计,明末清初仅歙县一地,有姓名可考、并有诗词存世的诗人就有54位。诗集55部,147卷。纵观徽州历史上,无论官吏、商贾、僧人、医士、乡绅、塾师,隐士、书画家、抑或工匠、农夫,甚至引车卖浆者流,皆多善吟咏。
新安诗派与其它徽学门类譬如徽商、徽剧、徽州歌谣等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对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派园林、徽派盆景、徽派版画、徽州篆刻、徽州刻书、徽州三雕等其它艺术都产生过一定影响。
首先是新安诗派与徽商的联系。传统观念对商人一直存在着鄙视,但徽商贾而好儒。鲍弼是明代较早见于记载的有诗歌创作的徽商,他的诗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漂泊在异地他乡的徽商,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情怀。明代歙人汪汝谦既是盐商,又是一位精通金石音律、善为诗文的才士。著有《春星堂诗集》,收录集子15种,其中与文士唱和合集9种,个人诗集6种。还有许多徽商都是诗人,当时一些名家纷纷为他们的诗集作序。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李梦阳分别为休宁商人程汝仪的诗集和歙县商人郑作的《方山子集》、佘存修的《缶音》等诗集作序。这也说明许多徽商都是名副其实的诗人。
新安诗派与其它艺术门类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代徽州诗社云集,各家诗社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诗词酬唱,诗社成员所作诗词,多各自结集成册。诗社则有会编,好比现代诗刊。时称社刻,或称“社草”、“社诗”“社稿”“社集”,如《率滨吟社草》、《白榆社草》、《松萝社草》、《紫芝社诗》等。明代歙县徽商方用彬,工书画、擅篆刻,游历各地名胜,广交骚人墨客。他不但自己赋诗,还为人书写匾额,亲治印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向各地各界友人征诗,并斥资刊印了《瑞芝馆诗》、《美人画兰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