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崆峒故事,建设美好家乡
在平凉五中“沐晨文学社”和“读经力行”读书会上的发言
程璞
(2022年12月5日)
感谢平凉五中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专门抽出时间交流分享文学,能为崆峒区培养文学人才、发展崆峒文学,做最基础工作的情怀与作为使人敬佩,也为同学们的热情努力高兴。从同学们的读书体会发言中,感受到大家非常热爱崆峒这方热土,非常热爱我们的家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有三个体会。
有家国的、本土情怀的作品,才是特色的使人感动的有生命力的作品。热爱国家、热爱家乡是一个人最朴素的情感。立志报国,建设家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英雄情结。我一直在想,怎么才能讲好崆峒故事,其实是一个读什么书为什么读,写什么为什么写的问题。崆峒区历史文明悠久、文化多元灿烂。作为崆峒区本土作家,应该关注本土人文历史和发展变化中的现实文学元素。《春天记得叫醒我》的作者王耀栋的视角聚焦于崆峒区、聚焦于索罗塬,在讲崆峒本土故事。我看了这本书后,感到其中热爱家乡的感情是很深的,以实际行动讲家乡故事,主动写崆峒本土人情故事和自然风土人情,是难能可贵的。这应该是我们着力表现的,更是文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为崆峒发展鼓劲加油的责任。这样的作品从中能了解崆峒区自然与人文、民俗和历史变迁的。因此《春天记得叫醒我》启发我们,要立足崆峒大地,通过对崆峒文化,崆峒传统故事的描述,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热爱,对本土文化的传播。本土的才是特色的有持久生命力的,所以,有家国情怀、崆峒泥土,与人民同行才能与时代共舞,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对家乡热爱最好的方式是讲好崆峒故事,讲好崆峒故事的前提就是要热爱崆峒。随着时光推移,将崆峒传统民俗文化写下来、留下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又十分紧迫的工作。希望同学们刻苦读书,提高本领,用自己的脚走遍崆峒区,用手中的笔用心将崆峒故事记到纸上,一代代传承下去。
文学的人文关怀才是温暖感染人的,使人懂得善良与包容,感恩与回报。文学是关注人文的、涵养人文的,提升文明素养的,这是文学的灵魂。人文就是拥有一颗善良心、包容心、感恩之心而常思回报。古人所谓恻隐之心,慈悲之心,感激之心,报答之心。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