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总结经验
二、聚焦宣传主题
三、扛起政治责任
把握规律聚焦主题为筑牢意识形态阵地贡献“长安力量”
在《长安》杂志宣传通联工作培训班上的讲话
王洪祥
(2022年11月29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NjE4NTI2MQ==&mid=2651392678&idx=1&sn=e4852a7f0b25afcba6ab5e722c3e4a8c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举办一年一度的《长安》杂志宣传通联工作培训班。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2023年度《长安》杂志宣传通联工作,推动政法宣传舆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认真总结经验,切实增强做好《长安》杂志宣传通联工作的信心决心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全局,亲自谋划、亲自指挥、亲自推动,领导新闻舆论工作应变局、开新局。《长安》杂志坚持以新思想引领新实践和新变革,刊网微端齐发力,连续四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百种“精品期刊”,党在政法领域的意识形态“长安阵地”进一步筑牢。在近年来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做好《长安》杂志宣传通联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概括起来有:
一是坚持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长安》杂志牢记党刊定位,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主张为主张,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上走在前、作表率,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三突出”办刊思路,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突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突出党中央关于政法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宣传,“权威论坛”栏目专门刊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栏目专门刊登党政领导干部和知名专家学者的权威阐释,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长安》杂志自觉把宣传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及时响应党的号召、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聚焦党和国家大事,深入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宣传,弘扬主旋律,唱响时代赞歌;聚焦政法工作重点,深入宣传扫黑除恶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政法改革、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助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聚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深入宣传政法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工作创新,推动各地互学互鉴,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贡献媒体力量。
三是坚持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通过法治方式提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作为中央政法委机关刊,坚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办刊、做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典范,是《长安》杂志责无旁贷的重大政治责任。在具体工作中,将法治审核贯穿于新闻报道全流程、各环节,落实到每一篇稿件、每一张图片、每一块版面、每一幅页面,力求多出法治精品、不出法治“次品”,坚决防止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侵蚀宣传舆论阵地,以实际行动把握新闻舆论工作“守正”之要,做舆论场坚定的“压舱石”。
四是坚持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近年来,《长安》杂志坚持守正创新,把办刊优势延伸到移动端,统筹办好“长安评论”微信公众号、“长安”学习强国号、“长安杂志”人民号、“天下长安”网站和“长安”手机App,构建立体传播格局,以新媒体生产方式拓展传统媒体改革与发展,以全媒体表达扩大纸媒传播力影响力。“长安评论”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打造“延伸版的长安杂志”,更多关注、更大的精力聚焦政法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更多关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理论探索,初步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政法知识源”,得到基层政法单位和一线政法干警的好评与肯定。
五是坚持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也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长安》杂志发扬党的宣传工作优良传统,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