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完语文我哭了
2.考完语文
3.今年数学出卷思路
4.本来以为数学换汤不换药
1.考试时间和考试模式安排
2.再说关于考试计分问题
3.既然是分科分班重要依据
4.最后说一说考前考中的心态
星光不负赶路人,所有付出都会被温柔以待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动员晨会上的讲话
韩清波
(2022年6月10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雨后的清晨格外凉爽,空气也格外清新,在我们美丽的四园举行高一晨会,大家的心情是愉快的,但不得不说我们今天的话题也是比较严肃的。今天我主要和大家沟通三个方面。
一关于高考
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高中大大小小考试的最后一场考试,也是迈入大学前的终极考验。
今年全国有1193万考生,咱们河南有125万考生,当仁不让位居第一。来看河南考生2021年高考985的录取率为0.84%,211高校录取率为2.61%,一本录取率11%,本科录取率41%。985和211的录取率低吧,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全国诸多省份(除北京、上海、天津)的985的录取率大都在1%--2%之间,211的录取率也大都在2%--6%之间,所以说,好大学都是不容易的。
来看目前的高考试卷模式:
河南高考是全国卷乙卷,全国卷乙卷使用省份最多: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新疆,命题是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全国卷甲卷使用省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命题也是教育部考试院统一命题;新高考全国Ⅰ卷,新高考全国Ⅱ卷,其它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四省市属自主命题。
再说今年的高考,这座独木桥可谓更窄,试卷难度也让很多考生和老师为之感慨,怎一个“难”字了得。有不少关于今年难的段子:
1.考完语文我哭了,等考完数学,我才知道,我哭早了。
2.考完语文,不疼不痒,因为不知错哪了。考完数学,痛不欲生,因为知道哪错了。
3.今年数学出卷思路,文科生当理科生,理科生当华罗庚。
4.本来以为数学换汤不换药,谁知今年连碗都换了。
同学们,今年高考数学难的问题,连续几天都在热搜上,热搜有多热,考生们的眼泪就有多长。有个考生说自己手边抖边算还要提醒自己不能崩溃,发了3张草稿纸,正好够擦眼泪用。据说很多考生最后是哭着跑出考场的。也有考生自我解嘲说,数学本来是本手,但一看到试卷只能试着用妙手,写着写着好像是俗手,最后发现无从下手。梦想着走出大山,如今只能走进大专。
针对今年的试题命制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作出回应,数学等理科类的确例来都是拉开学生差距的学科,全国高考数学的出题原则,是通过设置综合性的问题和较为现实的情景,来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强调了数学试题,要加强素养考查、发挥选拔功能。在新高考一和二卷中,数学试题在数学能力和创新思想上都有所体现。将数学中的函数、导数、数列与不等式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是为了让学生具有灵活运用函数、不等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注重应试考试中的计算和结果,还加入了《梦溪笔谈》中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古代科学家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不再是只运用与考试中的学科,应结合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情况。
此次数学题也融合了我国“南水北调”的工程,考察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和运算求解的能力。通过选取我国科技发展与进步的成就,作为此次考试的试题背景,让学生懂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如今人们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对学生们的要求不再是纸上谈兵。能够对学科知识产生自己的观点,并注意观察学科知识在科学领域和现实当中的运用,就成为了考试的重点。还没有参加高考的学生们,要注意从这几方面下功夫。
距离我们这一届高考还剩725天。努力吧,同学们。
二关于高一学习
岁月匆匆,转眼间高一就要结束了,我今天想强调两点。一是,很多同学认为我们高中才过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荒废。我给大家梳理一下大家的新授课的学习时间表,根据2021年河南省新课程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