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筑基创新铸魂
在浙江大学“典学浙大”主题晚会上的讲话
浙江大学校长 吴朝晖
(2022年5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
成均学府,薪火传燃。今天,我们相约启真湖畔,共祝浙江大学建校125周年。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体师生和全球浙大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浙大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125年前的今天,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在清末维新的时代背景下宣告成立,开启了新式高等教育探索之路,也踏上了与民族休戚与共、与祖国同心同行的奋进征途。蒲场巷旧址的琅琅书声发出了兴学图强的世纪宣言,西迁征程的烽火岁月见证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抗争,遵义湄潭的古庙茅屋记录了师生追求真理的不懈奋斗,两弹一星的历史功勋铭刻着先贤以身许国的至诚情怀,锐意改革的重大创举展现出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争创一流的远大征程涌现着创新创造的璀璨群像,今天的浙江大学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总目标总要求坚定“走在前列”。求是筑基、创新铸魂。以求是创新为内核的精神特质已深深印入浙大师生的血脉基因,成为团结凝聚海内外浙大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125年来,一代代浙大人求初心之是,创发展之新,将报效家国写在奋斗旗帜上。
从书院创办之初提出的图治、育才、实学,到抗日救亡中的投笔从戎;从毅然决然立下“军令状”,到扎根大漠谱写“马兰谣”;从举全校之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从战胜非典,到抗击新冠。浙大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履行教育兴国、科学报国、人才强国使命。
125年来,一代代浙大人求立德之是,创育才之新,在习坎示教中坚守教育匠心。
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
;从“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到“人格塑造、素质提升、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融合一体;从创办混合班,到成立竺可桢学院。浙大人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振兴中华造就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125年来,一代代浙大人求真理之是,创学术之新,在勇攀高峰中走向世界前沿。
从成就斐然的“陈苏学派”,到盾构装备、高端控制、清洁能源、疾病防治、空间结构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从打造科技基础设施等国之重器,到推进飞机数字化装配、微小卫星、类脑计算机等重大攻关;从编纂“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到实现国家高端智库“零的突破”。浙大人始终瞄准前沿和急需,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担当助力高水平自立自强。
125年来,一代代浙大人求一流之是,创特色之新,在扎根大地中探索独特办学道路。
从有文有质,到有工有农;从工科院校中率先重建理科,到开展综合改革试点;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学部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从首创国际联合学院、工程师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