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二)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五)推动“两个责任”一体履行
(六)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七)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
(八)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
二、五年来的工作体会
(一)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
(二)必须坚守政治监督根本定位
(三)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四)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
(五)必须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
(六)必须从严抓好自身建设
三、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一)带头践行“两个维护”
(二)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作为重中之重
(三)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四)更加有力有效纠“四风”树新风
(五)扎实履行政治巡视职能责任
(六)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
(七)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八)锻造具有铁一般纪律作风的纪检监察队伍
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6日)
现将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情况和今后建议,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新福建建设迈上新台阶的五年,也是我省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五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部署,忠实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顺利完成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两个维护”自觉性坚定性持续增强
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省纪委常委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深化、巩固拓展。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带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坚决响应伟大号召,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对标“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聚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改革开放等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完善思路创新举措,突出“见人见事见效”,统分结合、因时因势把握监督重点,建立委领导挂钩、一季度一主题、“室组”联动等监督机制,构建“四个清单”
监督闭环,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在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强化监督职责,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开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回头看”和“六稳”“六保”等专项监督,特别是围绕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启动“分区分级、线上线下”监督快速响应机制,督促做到作风务实、责任落实、措施扎实。“一把手”监督、粮食安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项监督成果得到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
落实落细全面从严要求。把从严要求体现在各领域各方面,突出在政治上从严监督,首先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督促严格执行党章和党内各项法规制度,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健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注重从政治高度考量审视,精准处置、纠正偏差。稳妥有序做好欣佳酒店坍塌事故、荆甘一体化项目推进中拆除古建筑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移交有关问题等调查问责工作,加强对违建别墅、违法占用耕地、安全生产、减税降费、统计领域数字造假、冒名顶替上大学等问题的监督执纪执法。五年来(2016年11月至2021年10月,下同),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464件,处分1473人。
(二)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有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省纪委抓总负责、市纪委统揽推进、县级纪委强化中坚作用、乡镇纪委突出尖兵作用,连续四年组织对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监测帮扶对象全覆盖入户访查,严肃惩治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390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133人,处分2561人。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挂钩联系的建宁县顺利脱贫摘帽,顺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政治帮扶,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围绕“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目标,聚焦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为黑为恶、护黑护恶、失职失责”重点问题,创新开展“蹲一点带一片”“三筛三不放过”,组织“惩腐打伞专项攻势”行动,在全国率先建立“惩腐打伞”常态化五项机制,完善与执法司法机关协同协作机制,推动长效常治。专项斗争以来,全省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2777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3519人,处分2645人。
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开门接访标准化、全员接访规范化、带信下访制度化、入户走访常态化,深化“四访”活动,纵深推进“多年、多层、多头”信访举报专项治理。坚持一领域一专项、一地域一方案,持续纠治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保、执法司法等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对重点民生资金开展“一竿子插到底”式督查,推动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的工作机制,“点题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五年来,全省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5634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3061人,处分13186人。
(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有效惩治腐败。把政治监督和审查调查统筹起来,坚定稳妥做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监督执纪执法工作,稳步推进金融领域腐败治理,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力度,从严从重惩处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五年来,全省共立案66945件,其中厅级255件、处级1910件,处分63602人,移送检察机关2771人。省纪委监委共立案280件,严肃查处了林文耀、陈立华、黄家铭、章丽婕、林金本、涂慕溪、谢晶思、黄建平、武勇、何德发等省管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积极配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专案组查办张志南案件。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有1864人主动投案。持续开展“天网行动”,推进追逃防逃追赃一体化建设。五年来,全省共追回外逃人员477人,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147人,追回赃款8.83亿元;2019年以来无新增出逃境外的监察对象。
坚持深化标本兼治。将严惩腐败与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结合起来,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地方和单位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完善治理,不断提高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自觉和质量,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共发出纪检监察建议4008份。深入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县党政“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举一反三,推动财政金融、审批监管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强化对省管企业境外投资经营等领域廉洁风险防控,压实监管责任。
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创新思路理念和载体渠道,建立“五个一”
常态化宣传机制,构建“三位一体”大宣传格局,打造“一网一号”宣传阵地,加强重大主题宣传,讲好全面从严治党的福建故事,组织策划的系列微视频荣获全国性表彰8项,汇编出版的《脱贫攻坚日记》入选全国出版机构荐读书目。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汇编严重违纪违法省管干部忏悔录,组织拍摄警示教育片,筹建党风廉政警示教育馆。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注重家风建设,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开展“一镇一孝廉”创建活动,用好古田会议等红色革命文化和朱子文化、家规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挥谷文昌、廖俊波等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涵养清正廉洁价值理念。
(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从讲政治高度全面检视、靶向治疗,以调研排查开道,以纠正整改推进,以监督问责攻坚,深入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虚假脱贫等问题。督促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着力精文减会、严控督查检查、严防过度留痕,建立基层联系点“直通车”机制,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2018年以来,全省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260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8588人,处分3454人。
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全覆盖”明察与“点穴式”暗访相结合,严查滥发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社区“一桌餐”等顶风违纪和隐形变异问题,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开展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治理,整治“天价茶”、炒作片仔癀等背后“四风”和腐败问题。五年来,全省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9659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3406人,处分8428人。
构建纠治“四风”长效机制。推动制定完善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公用茶等制度规定,强化执行情况监督,提高刚性约束力。针对群众反映的大操大办、滥发“红包”等不良习俗,推进移风易俗“一县一专项”治理,促进党风与民风良性互动、向上向善。开展分地域分领域分层级治“四风”树新风专项工作,夯实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打造新风正气福建名片。
(五)推动“两个责任”一体履行,监督治理效能有力提升
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强化协助职责、监督责任、推动作用,每年由省委书记、省长和其他省委常委、党员副省长分别带队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协助省委制定落实主体责任的意见,出台深化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贯通协同、一体落实。坚持失责必问,实施精准规范问责,防止问责不力和泛化、简单化。五年来,全省共问责党组织527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8036人。
做细做实日常监督。聚焦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建立“分级分类、责任到人”的监督机制,织密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网络。牢牢把握讲政治这一根本要求,以净化政治生态为主要目的,坚持实事求是、综合考量、程序正义,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把组织的信任关爱和纪律的刚性要求结合起来,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71465人次,第一至第四种形态分别占75.8%、16.3%、3.3%和4.6%。完善征求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机制,出台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等办法,做到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实现全省检举举报平台建设应用全覆盖,建立“周、月、季、年”信访举报综合分析制度。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坚持“三个在先、三个跟进”,确保风清气正。
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建立健全“1+X”、现代金融监管“1+3”监督机制,深化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与职能部门监管的衔接联动,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监督格局。运用“制度+科技”模式,推动建成全省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实现40项超290亿元乡村振兴试点示范资金和扶贫惠民资金全流程监管。聚焦土地回购、土地变性、PPP模式应用、国有企业混改、工程建设及物资采购招投标等重点领域,丰富完善监督手段,推动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在线监管平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六)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规范化法治化建设迈向深入
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委组建挂牌和人员转隶,向乡镇(街道)和特殊区域派出监察机构,推动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严格落实监察法要求,制定完善《监察体制改革业务运行制度框架》,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作机制,主动对接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规范纪检监察机关与公检法机关协作配合机制。省监委顺利完成首次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
健全对下级纪委监委和派驻机构的领导体制。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推进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调整优化内设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和人员配备,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三转”
。分类推进省一级派驻机构改革,深化省管企业、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稳妥推进市县两级派驻机构改革,进一步发挥派驻(派出)机构职责作用。配齐配强、整合运用基层监督力量,加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强化业务指导,规范工作流程,督促改进作风、有效履职。
规范执纪执法行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监督、防治腐败。严格执行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在全国率先出台保障民法典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贯通融合纪法情理,做到宽严相济、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主动衔接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围绕运行机制、流程体系、案件质量、组织协调等推进审查调查标准化建设,建立问题线索管理、涉案财物管理等15项案件监督管理标准化流程,健全“室组地”联合办案、复杂案件“三提前”、案后“复盘”等机制,发挥审理关口作用,促进审查调查工作整体性提升。强化审查调查安全,做到思想重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方式方法把握到位。
(七)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全面从严治党利剑作用有效发挥
高质量完成十届省委巡视全覆盖。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协助省委修订贯彻巡视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制定十届省委巡视工作五年规划。牢牢把握“两个维护”根本任务,统筹运用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式”巡视和“回头看”,建立巡视报告问题底稿、与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沟通机制,发挥巡视综合监督作用和联系群众纽带功能。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完成十轮对242个地方、单位党组织巡视全覆盖,发现问题9345个,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不断增强巡视的力度和效果。
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协助省委抓好中央巡视整改,切实担负起整改日常监督责任,推动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并持续巩固深化。强化省委巡视整改工作,落实纪检监察机关与组织部门一线跟进监督机制,建立整改进展情况“三方会商”机制,打造巡视整改规范化、标准化流程。深化成果运用,对共性问题分领域、分行业、分系统形成专题分析报告,着力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组织对部分地方、省直单位、省管企业和高校党组织落实整改情况开展专项巡视,通报典型问题,维护巡视权威性和严肃性。
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坚持巡视巡察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健全完善巡视巡察制度体系,加强巡视巡察机构队伍建设,探索“点题联动
”“系统联动”“成果联动”等方式,推动市县党委实现对8669个地方、单位党组织和16974个村级党组织的巡察全覆盖,指导29家省直单位党组(党委)开展巡察工作,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巡察。用足用好中央巡视工作指导督导试点成果,全面指导督导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巡察工作。运用“成建制”“半建制”“组合式”“联动式”等多种方式,在全国率先开展县级交叉巡察,着力破解“熟人监督”难题,有关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专题专版刊发。
(八)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突出思想政治建设。省纪委常委会始终坚持鲜明的政治态度,不断健全工作规则、省纪委委员履职等制度规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作用。扎实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下沉一线开展领题调研,察实情、谋思路、解难题、促工作。坚持改革首先从思想改起,从深化认识入手,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全省纪检监察干部深刻把握“什么是政治、什么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共荣获全国性集体表彰14项,其中省纪委监委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党风政风监督室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信访室、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分别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加强专业化建设。把讲政治、讲原则、公道正派贯穿选人用人始终,严把入口关,选任一批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形成以干事创业为根本的选人用人导向。分级分类开展大学习大培训,连续五年实现对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全覆盖,全面提升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推进“数字纪委(监委)”建设,完成信息化五年规划一期工程,建设调查技术信息化平台、外出取证安全监管等应用系统,建成审查调查流程标准化仿真模拟系统等培训平台,以科技手段增强精准监督和审查调查能力。
坚决防治“灯下黑”。严格履行纪检监察系统自身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常态化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制定“六带头、六严禁”
行为规范和系列制度规定,动态管理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严禁违规打听、干预、请托办事,按照任职回避规定对部分干部进行轮岗交流,发挥好特约监察员作用。坚持正视问题、刀刃向内,对违规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做到“六个坚决”和“三个顶格处理”,从严从实锻造铁军。
经过全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