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妃甸高质量发展与教育事业工作相辅相成
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全区人民的热切期待
(一)坚持立德树人
(二)坚持综合施策
(三)坚持严管厚爱
(四)坚持产教城融合
(五)坚持安全发展
三、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在教育工作会议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书记 侯旭
(2021年9月9日)
同志们:
大家好!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教育工作暨庆祝教师节大会,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建设的动员部署,也是表彰情系桑梓教育先进、弘扬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的具体行动。
刚才,少先队员代表进行了献辞;克超同志宣读了表彰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亚楠同志就《曹妃甸区教育事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的征求意见稿做了说明;郑万庭、王智、孙艳玲、杨玉忠四位同志从不同角度做了非常好的发言,汇报了各自工作,畅谈了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和感悟,听后很受启发;今天受到表彰的同志和大会发言的代表,通过自己事迹和言行,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寓意内涵,体现了“春蚕吐丝、蜡炬成灰”的奉献精神,引领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时代风尚,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示了当代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崭新的时代风貌,值得全社会崇尚,需要大力学习弘扬。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全区教育教学工作者以及广大离退休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曹妃甸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年初,国家和省市相继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就做好2021年教育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市“两会”就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平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国家、省市的部署要求,为我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是曹妃甸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建设的强大动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曹妃甸高质量发展与教育事业工作相辅相成,没有教育就没有这座城市的成长与兴盛,必须切实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千秋伟业,教育为基。只有发展好教育事业,才能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我们必须重视教育、依靠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全区上下必须深刻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推动教育工作提质提效。
教育是曹妃甸的靓丽名片,厚植着滨海城市建设的特色优势和创新基因。教育是城市发展的硬环境,也是软实力,更是综合竞争力。近年来,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工职院、北京景山学校、河北科技学院等一批优质院校齐聚曹妃甸,每年向社会输送大中专毕业生3.5万人,以此为带动聚集了华为、阿里、百度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落地了均和国际贸易总部、青龙湖科创基地等56个产教城融合项目,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增加了城市财富,汇聚了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塑造了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更具魅力的城市名片。
教育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寄托着孩子们宏图壮志的远大理想。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我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目前全区各类学校、幼儿园及培训机构达147所、4727名教职工(公办学校62所、教师2700名,民办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85所、教师2027名),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区)等荣誉。今年高考再创佳绩,一中历史方向本科上线率90%,强基计划上线率32.1%;物理方向本科上线率93.1%,强基计划上线率41%,在全市居领先位次。一代代曹妃甸教育人以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引导培养无数学子踏上励志求学之路,成为胸怀理想信念、回报祖国家乡的建设者、生力军。
教育是建功新时代的重要支撑,托举着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当前,曹妃甸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争当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打造河北、唐山新的增长极,我们对高质量教育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从现实看,我区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尤其是缺乏外经外贸、金融创新、企业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补齐这个短板,根本在于教育培养。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培育更多优质高层次人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全区人民的热切期待,必须以教育事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为引领,全力推动教育高地建设提速突破、跨越提升
强国必先强教。区第三次党代会、区“两会”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国际国内并举、公立民营兼容,积极引进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面对新的形势、新任务、新期盼,我们依旧任重道远,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立德树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要始终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力共育的良好环境。要强化德育优先。聚焦理想信念,把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来办,创新“四史”学习教育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华文化为什么“兴”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优化智育方式。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不以分数为学生贴标签,不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落实好“双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工作),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让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都得到发挥。要突出健康教育。树牢健康第一理念,开足开好体育课,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减少“小胖墩”“小眼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注重以美育人。加强音乐、美术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将书法、舞蹈、戏剧等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要弘扬劳动精神。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
(二)坚持综合施策,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主动适应百姓对教育的更高需求,抓好各阶段教育,特别是要统筹曹妃甸新城、临港商务区、唐海城区、南堡四大板块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服务供给的数量、质量,加快推动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成才。学前教育抓普惠。全面加强学前教育公办园和普惠园建设,“公”“民”并举,“建”“管”
齐抓,把配建幼儿园作为商住开发的前置条件,增加学位供给,改善办学环境,切实解决“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