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上半年工作怎么来看
二、谈一下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
三、谈一下改革创新
在上半年全省林业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贵州省林业局局长 胡洪成
(2021年8月19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和要求,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再压责任,再强措施,再鼓干劲,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刚才,各市州汇报了推进情况,缪杰同志通报了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各位分管局领导就分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们的意见,我都赞同。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对上半年工作怎么来看
整体上看,目前全省林业工作势头喜人,问题逼人。可以说,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已经起来了,但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了。
说势头已经起来了,是因为:一是中央把脉定向,为林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大势。从全国情况来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春节前夕视察贵州时作出了贵州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要指示,为贵州林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栗战书在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充分肯定了贵州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为贵州林业发展增添了动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从中央层面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为林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优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贻琴书记、炳军省长先后对林业工作作出17次重要批示,胜华副省长多次召开专题会听取林业工作。绍敏副书记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多次调度林业工作,回来后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林下经济的会议。林长制实行以来,“6•18”贵州生态日当天发布《省级林长名录》,贻琴书记、炳军省长等省领导亲自开展巡林活动,对林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各类主流媒体对林业工作进行密集跟踪报道,今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森林康养•中国之道”
主题论坛获国际国内一致好评,为我省林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难得氛围。省里相继召开了全省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全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和省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林下经济列为省直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和市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内容,这在全国是第一个以如此高规格出台的相关文件并开展考核,带来的政策效应、社会效应、舆论效应将会持续释放。“一个文件三个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的厚爱和期待。现在我省与全国同步走入全面乡村振兴时期,但是贵州农民收入仍然排在全国倒数第二,“十四五”期间开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突破口在哪里,就在我们林业。我省林地占国土面积的61.51%,是耕地的三倍之多,要实现农业的突破,再造一个农业增长极,关键点就在林业。综合以上情况,省里已经尽可能的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和关心,为我们“十四五”开好头、高质量发展起好势创造了条件。三是全省林业系统齐心协力,展现了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省林业干部紧紧聚焦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狠抓落实,确保进度,实现了“双过半”的目标。全省营造林任务完成67.89%,其中,贵阳市、黔东南州均已达到71%以上。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76.67%。森林抚育37.59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2.68万亩。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建设面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0%,国家储备林建设面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7.51%。林业投资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4.57%。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8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还是不错的,大家都很辛苦,为我们“十四五”开好头、高质量发展起好势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们的工作离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刚才三位领导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这里再点一下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是退耕还林进展仍然缓慢。主要表现是“一慢三低”。“一慢”,总体进度慢。全省299.945万亩任务,还有169.325万亩未完成造林,占任务数56.45%。各市州政府已经和省政府签订了责任状,但是我也很担忧,会不会出现在高压下先答应下来,最后却完成不了的情况。书记、省长对退耕还林都作了批示,各地务必不折不扣高质量完成。三低”
,成林率、合格率、资金兑现率低。2016年度任务在国检中成林率仅62.1%,2018年度任务在省检中合格率仅54.9%。2020年应兑现补助资金19.38亿元,尚有8.88亿元未兑现,甚至有19个县(区)兑现率为0;2021年应兑现补助资金23.84亿元,仅兑现0.42亿元。资金兑现率现在是个大问题,上次在黎平会议上,我也专门谈过。近期,国务院督查组即将对贵州进行大督查,这是个大问题,要赶紧解决,不要被查到了再来解决。
二是林业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多发。一些地方涉林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未及时销号,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6月份,省局与专员办联合对清镇市麦格乡陈银子矿山违法使用林地案件、播州区天景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非法占用林地案件、凯里市梦里水乡项目违法占用林地案件和义龙新区鲁屯镇公墓违法占用林地案件开展联合督办,要求8月30日以前完成案件查处、林地收回或补办手续、植被恢复以及追责问责到位。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还没有1件完成整改。涉及到的市州回去要马上开展一次调度,确保按要求完成整改。完成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拖后。
三是林业产业整体效益仍然偏低。在产业发展上,纵向比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横向比差距还很大。林下经济平均亩产值1816元,仅相当于江西、浙江、福建的35%、47%、55%。林业企业带动能力弱、品牌效应弱、经营能力弱,全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仅202家(其中国家级仅8家)。林特产业、林下经济生产方式还比较粗放,种养管理水平低,产业链条短,可持续经营能力差。省委、省政府对林业产业寄予很大的期望,但是我们还达不到领导的要求。
四是森林火灾火情、松材线虫防治仍然十分忧心。今年全省发生的253起火灾火情有231起集中在黔西南州、毕节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黔南州。已侦破的105起案件,其中农事用火74起。8起火灾仅侦破3起。松材线虫病疫情呈现分散式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5市15个县(区)32个乡镇,面积达1.56万亩。国家林草局对各省作出要求,要求将松材线虫病纳入林长制考核,贻琴书记和炳军省长均作出批示,尤其是对如何加强监测、如何处置要进行培训,我们拟在9月~10月召开一次现场培训会来推进。贵州的树种很单一,尤其是松树占比很大,一旦发生疫情,后果十分严重,国家林草局对贵州也提出要求,特别是梵净山周边一定不能发生疫情。
五是林长制落实仍然缓慢。根据《贵州省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要求,6月底前要全面建立林长组织体系。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市州林长未明确。贻琴书记要求7月18日前要完成林长巡林活动。林长都没有明确,如何完成书记交代的任务。各市州回去要马上调度,务必在最快的时间内补上欠账。
除了以上出现的问题,工作中我们也还有一些不足,这里也点几项:
一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能力不足。对全省现有种苗基地和已种植的产业基地情况不清,基地与国土“三调”对接情况不清,适合发展林业产业的资源情况也不清,树种结构调整思路不清。二是谋划项目、推进项目能力不足。上半年,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开展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竞争评审,22个省去竞争,20个省得到了项目,贵州和广西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