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讲话系列第1911期海东市市长王华杰 :在海东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聚焦山水田园

  (二)聚焦生态绿色

  (三)聚焦宜业宜居

  (四)聚焦创新活力

  (五)聚焦城乡统筹

为实现“海东蓝图”不懈奋斗

在海东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海东市市长 王华杰

2021815日)


十三五”圆满收官

成就一:综合实力大跃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位居全省八市州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1%,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7%,高于全省7.3个百分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提前一年实现比2011年翻一番目标,居民收入增速跑赢经济增速,农民收入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成就二:发展动能大积蓄

农业稳中提质。建设高标准农田35.26万亩,粮食稳产在51万吨以上,种植面积、产量连续五年双增长;特色作物比重保持在86%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1%

工业稳中向好。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33亿元,培育规上企业64家,总数达98家。中钛大口径厚壁无缝管材填补了国家空白,11家光电产业和宝恒装配式建材填补了青海两项产业空白。

三产稳中有进。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运营,瞿昙寺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及河湟文化博物馆基本建成,互助土族故土园成功跻身5A级景区,乐都卯寨、互助卓扎滩等20个乡村旅游示范景区活力显现,平安驿特色小镇开启文商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旅游收入比“十二五”末增加17207亿元,增长197%

成就三:生态环境大优化

坚定不移推进环保整治。“十三五”末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较“十二五”末上升5.3个百分点;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出省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坚定不移推进污染防治。建立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河湖长制”全面落实,黄河、湟水河生态保护修复和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昔日“黑色硅铁走廊”变成绿色生态长廊。

坚定不移推进国土绿化。投入37亿元,完成绿化376.04万亩,造林面积居全省之首。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32%提升至36%,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一。颁布实施全省首部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开展9次春秋两季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

成就四:城乡面貌大变化

坚持高起点规划。以乐都、平安、河湟新区为核心,以县城为节点、以城镇为支撑、具有海东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在河湟大地稳步推进。

坚持高标准建设。成功跻身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行列,核心区基础管线全面入廊投用。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2万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3134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0.4%,较“十二五”末增加6.4个百分点。

坚持高水平治理。出台《海东市城市管理条例》,城市管理迈向精细化。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品质全面向青海副中心城市迈进。

成就五:民生福祉大改善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在全省率先实施“1+8+10+10+20”脱贫攻坚政策机制;投入36.6亿元

搬迁安置群众6.47万户;全市4.84万户17.5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3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基础设施明显改观。全市城镇燃气普及率达86.92%。农网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完成2.02万户老旧住宅小区和6.9万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建成平安牙扎水库、民和河西沟水库。实施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乐都杨家水库、循化夕昌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4G网络全覆盖、5G加快布局。实施1229个民政基础设施项。

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均达100%,医疗保险参保达149.4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新增城镇就业5.6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教育事业振兴发展。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六年提升行动,投入26.3亿元实施教育项目825个,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创办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6所学校提级市上管理。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79%97.57%9518%。乐都区“

一村一园”模式在全国推广。

健康海东加快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提档升级,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即将投用,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医共体建设、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全覆盖。互助县被评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地区”。推进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上,采取最硬核措施,“三零”战果持续巩固,完成疫苗接种阶段性任务,初步构筑起全民防疫屏障。

成就六:内生动力大提升

简政放权与职能转变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续加大,建成市县(区)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和行政服务中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从104项减少到94项,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万户。海东农商银行挂牌营业,全省首家“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县域支行正式开业。河湟新区获批国家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特色载体。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建成投用,中国(海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与江苏无锡全面加强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亚欧国家丝路论坛,加强与俄罗斯等国贸易洽谈和产品展销。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旅游发展联盟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动力、外向度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扬帆起航

未来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深刻认识青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牢牢把握“三个最大”“三个安全”省情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拓展“一优两高”实践内涵,以“四地”建设为引领,培育发展“四种经济形态”,积极融入“五个示范省”建设,凝聚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创新活力、城乡统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东不懈奋斗。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生态环境更美,经济质量更高,人民生活更好,基础设施更强,发展环境更优,市域治理更精。

推动“五个新海东”建设,必须做到“八个坚持不动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

始终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

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不断夯实生态安全的基石,为打造青海省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展示海东担当、贡献海东力量。

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海东路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和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高度统一。

坚持城乡统筹不动摇

科学把握城乡统筹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加快核心城区建设及周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向更高水平迈进。

坚持产城融合不动摇

把拓展城市空间、培育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需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城市崛起战略,推动产业与城市在功能上融合、空间上互动,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格局。

坚持人民至上不动摇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加踏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

加强创新体系、能力、基地、平台建设,提升海东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工业和新型服务业的科技含量,拓展对外开放合作领域,全面释放海东发展活力。

坚持海东精神不动摇

始终把“耕读传家、崇德尚美,团结互助、守正笃实,艰苦奋斗、勇闯天下”的“海东精神”作为力量源泉,让“海东精神”成为全市干部群众建设海东的思想共识、推动落实的行动自觉。

奋楫建功新时代

(一)聚焦山水田园,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提质争先,厚植绿水青山新优势。

发展思路

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国之大者”,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聚焦打造“八个新高地”,找准海东路径,增加海东份额,为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贡献力量。

具体措施

优化生态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谋划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创建无废城市试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优化绿色智慧交通,推广节能、装配式绿色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最新讲话系列第1911期海东市市长王华杰 :在海东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