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
二、坚持系统思维、把握关键重点
(一)要以更大力度加快产业发展
(二)要以更强举措提质园区发展
(三)要以更新思路抓实项目建设
(四)要以更宽视野推进开放创新
(五)要以更好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六)要以更高标准增进民生福祉
三、加强党的领导、发扬“三牛”精神
(一)要提振精神、攻坚克难
(二)要提升本领、善作善成
(三)要改进作风、严明纪律
(四)要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级六区”奋力开创郴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上的总结讲话
郴州市委书记 刘志仁
(2021年4月25日)
同志们:
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关于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是指引郴州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就落实好全会精神,抓好《意见》的贯彻实施,讲三点意见。
一、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要在把准“三新一高”核心要义、落实“三高四新”战略部署中锚定“一极六区”总目标
这次全会旗帜鲜明提出全力打造“一极六区”的总目标,是牢记总书记嘱托,准确把握“三新一高”核心要义,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部署,顺应郴州进入新发展阶段实际需要、综合各方面意见作出的重大决策,进一步锚定了郴州的发展定位,必将为郴州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积蓄新动能、拓展新优势。
第一,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是落实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主动服务“国之大者”的积极作为。近年来,中央先后赋予郴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等使命任务,希望我们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探路子”、为推进更高水平开放“试制度”。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首站来到郴州、考察沙洲,勉励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落实五项重点任务,为湖南发展锚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特别是总书记寄予我们“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郴州发展好”的殷殷嘱托,为郴州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澎湃动力。我们明确提出全力打造“一极六区”,并将之作为郴州发展的总目标,既是牢记总书记嘱托,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具体行动;也是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扛牢政治责任,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积极作为。
第二,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是对标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履行郴州使命展现郴州担当的具体实践。郴州作为湖南的“南大门”,是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同时又是湘赣地域相连相通、文化交流融汇的重要区域,在湖南打造“三个高地”特别是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以及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承担重要使命。省委高度重视,寄予殷切希望,达哲书记多次强调、叮嘱郴州要充分发挥优势,在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上主动担当、取得突破、作出贡献。在湖南打造“三个高地”中,前两个“高地”我们更多的是展现郴州担当,在“助力”上下功夫;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方面,郴州作为湖南改革开放最早的试点地区,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必须当好“排头兵”,作出郴州贡献。我们明确提出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把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纳入“六区”建设之中,是更进一步把握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与发挥郴州优势紧密结合,彰显服务全省大局和履行郴州使命、展现郴州担当的有机统一,是推动“三高四新”战略在郴州深化细化实化的具体实践。
第三,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是深化拓展郴州“十四五”发展战略目标、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打造“一极四区”战略目标,综合反映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是一张符合上级要求、符合郴州实际、符合群众期盼的好蓝图,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共同认可。这次市委全会提出打造“一极六区”总目标,体现了对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的坚持和延续,是从战略全局对郴州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发展特征、发展问题、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把握,抓住新时代新阶段郴州的新特征新要求和优势潜能、主攻方向、发力重点,对既有发展目标定位的深化拓展,使战略构想更加饱满、战略路径更加清晰、战略落点更加精准,是推动郴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必将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二、坚持系统思维、把握关键重点,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一极六区”建设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全会通过的《意见》,更多从宏观层面统筹把握,重点就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市委、市政府还将同步出台一揽子单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使“一极六区”
建设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更具操作性、可执行、能落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找准切入点、聚焦发力点,尤其要充分认识到,“一极六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紧密相连、互为支撑、相互促进。“一极”是总牵引,是统揽“六区”建设的,“六区”建设为实现“一极”提供强力支撑;“六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必须以系统思维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同时,全力打造“一极六区”,产业是根基,园区是阵地,项目是抓手,创新是引擎,开放是动能,环境是保障,共享是目的,必须抓住关键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使“一极六区”整体协调推进。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发力。
(一)要以更大力度加快产业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根基、企业是主体、增效是目的。要坚持把先进制造业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兴产业、强实体,构建竞争力强、高质效、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助力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六大工程”,加快建设“六个制造业基地”,重点打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三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质优化有色金属、矿物宝玉石、新型建材、食品医药、通用航空等一批百亿产业,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推进年工作,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形成产业链“招商图”,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升招商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坚持科学精准招商、高质量招商,只要是符合《意见》要求的,就大胆地干、大胆地推进落地。要实施千亿文化旅游产业创优发展工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等,创响“湘南红”文化旅游品牌,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积极推动商贸、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向现代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做强做优蔬菜、柑橘、茶叶、生猪“四大百亿产业”,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二)要以更强举措提质园区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一极六区”
、推动高质量发展,园区是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要以最强的力量推进园区发展,县(市、区)主要领导要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抓园区、抓产业、抓实体上,园区要把全部的力量和资源用在抓招商、抓项目、抓服务上,结合集中换届,大力选用敢担当、懂经济、熟工业、善管理、会服务、打硬仗的干部担任园区主要领导。要壮大产业实力,把发展实体产业、实体企业、实体经济作为园区的主体和重点,深入开展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年工作,着力打造“三大千亿产业园区”,以园区高质量发展促推郴州高质量发展。要大力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发展,结合各自目标定位、产业基础,既强化错位发展意识,坚持“一园一特”,做强做大1—2个主导产业,又强化配套发展意识,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配套,形成各富特色、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要进一步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按照去行政化、趋市场化的方向,积极推进园区改革,着力破除园区管理体制、土地利用、资产盘活、营商环境、平台转型等重点瓶颈。
(三)要以更新思路抓实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项目是抓手。县(市、区)的发展、园区的发展,最终都要落到项目上。要持续开展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年工作,持之以恒抓招商、抓项目、抓落地,做到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以高质量产业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要突出优势特色抓产业项目,围绕打造“四大千亿产业集群”“三大千亿产业园区”,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紧扣保障改善民生抓产业项目,围绕畅通经济循环、扩大内需、消费升级和新型消费,重点在文化旅游、食品加工、生活服务业、生态康养,以及冷链物流、生态环保、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5G应用等新型基建,谋划、培育、引进、实施一批产业项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科学做好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