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戏连台
二、劈波斩浪
三、情系故里
1.做好服务员
2.做好宣传员
3.做好信息员
4.做好协调员
5.做好领航员
在广东省丰城商会座谈时的讲话
丰城市委书记 李晓楚
(2021年3月24日)
前几天,我和振群、新根、震宇同志,在深圳出差招商,我就想着找机会来广东丰城商会拜访,看望大家,了解商会发展情况,来了之后,可以说是不虚此行、出乎意料。一是气势很足,氛围很好。我在丰城常讲一句话,“大要有大的样子”,商会建设的很好,场所大气沉稳,展现丰城的大气。从现场照片中可以看出,商会成员联系非常紧密,团结协作,活动有声有色,充满了活力与朝气。二是心系家乡,底蕴深厚。门口张贴着“物华丰商龙光射牛斗之墟,聚才融智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对联,家乡的历史,成为了商会的荣誉,说明商会的发展,始终没有忘记丰城文化的沉淀与底蕴。三是人才汇聚、令人鼓舞。我工作后,转辗了很多地方,也看了很多商会,看到丰城商会涌现这么多的优秀人才,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与自豪!
去年4月25日,我到丰城报到,给我的总体感受是,丰城地大物博、人文秀美、经济繁荣,我们常引用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形容非常贴切。近一年来,我作为市委书记,是丰城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所思所想、所盼所愿,都围绕着如何发展丰城,一方面,这里平台大、资源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子殷实,区位优势明显,人力与人脉资源都很丰富,实现更大发展的先天条件得天独厚。另一方面,丰城在宜春的地位非常重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拥有这么大的平台、这么好的资源、这么深的文化底蕴,理应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展现更大作为,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示范、勇争先”。这是我以及我的同事分内之责,虽然面临的压力大,但我们义无反顾也义不容辞。
借此机会,我和大家交流三点想法。
一、好戏连台,丰城的故事很精彩
去年5月,我们开展了“作示范、勇争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事求是讲,开始还是担心有人不理解,影响了干部的自信。但是,数据是客观的,我们无论是从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规上工业增长个数、服务业繁荣程度来看,还是从城乡环境排名、空气质量排名、“巡看比”排名等具体工作来看,确实与“大有大的样子”不相符。“大的样子”
是什么?我认为,是经济强起来、群众富起来、人气旺起来、城乡美起来;对于干部来说,就是要有大的视野、大的胸襟、大的担当、大的作为,而不是夜郎自大、自高自大,更不是工作落后还自我陶醉麻痹!
在大会上,我告诉大家,丰城发展不好,那就是我领导的不好、引导的不好,我是“第一罪人”,甚至是丰城历史的“罪人”!所以丰城的发展,必须从我做起,由领导干部带头,引导大家遇到问题不要回避推诿、遇到矛盾不要躲着绕道,真正地认清丰城的现状,发现问题,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举措,明确并瞄准目标,同心同欲、齐心协力把丰城的事做好,把丰城发展好。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产生的积极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也赢得了上级的肯定,特别是项目建设方面,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招商引资高潮迭起,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去年共引进项目86个,投资总额首次突破400亿元,达到458亿元,其中“5020”项目8个,一度呈现井喷状态。春节前,我们又举行了两次集中签约,1月6日签约资金109亿元;1月21日签约资金118亿元。在4月初,又将与一批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500强进行签约。这种热度与速度,形成了丰城现象,上级媒体不请自来,竞相报道丰城。新华社《高管内参》第六与第七期头条,连续介绍丰城工业发展与项目建设;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的《江西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丰城招商引资成果。今年2月份,宜春市委办专门下发《参阅件》,在全宜春市介绍丰城产业招商项目建设经验,供各县市(区)参考学习。这既是对我们肯定也是鞭策,项目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我们将乘势而上,接续奋斗,让项目这个“不二王炸”成为丰城发展的“王炸”!当然,这个“炸”也炸出了一些疑问,有的人认为丰城自吹自擂,但无论是检查组来检查,还是兄弟县市来参观学习,或者是上级领导来视察,实地看了我们的园区与项目落地情况,无一不竖起来大拇指,我们的项目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还有领导问我,半年时间,这么大变化、这么好的势头,原因是什么?我说到,丰城有着很多“金字招牌”,在丰城工作,就是端着金饭碗,只要不等不靠,努力去做,就一定能找到发展的“公开讲话”。这把“公开讲话”,解决了很多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问题,取得了很多长期想获得但没有获得的成绩。比如,去年宜春“巡看比”排名,丰城第二,是2013年以来最好成绩,但距离“宜春第一、全省一流”
的目标定位,还有差距,欣慰之余更要咬紧目标,保持定力,朝着第一不懈前进。又如,农村人居环境打了一个翻身仗,去年前两个季度,我们在宜春倒数,痛定思痛后,全力以赴抓整改提升,后续跃居并保持了宜春第一。特别是去年11月份接受国务院督查,我们被评为A等次,宜春接受督查的另外两个县,只被评为了B等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在情理之中。因为我们对城乡环境,真正地重视起来了,并付出了大量努力。再如,去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3%,同比提升4.8%;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下降22%、26%。这个成绩比宜春其他的工业县市要好,有些干部就有知足心态,被我严厉指正,空气面前人人平等,质量改善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空气质量下降,百姓呼吸了更多灰尘,何来的幸福感!
当然,丰城现在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营商环境连续两年倒数,我就很痛心与揪心,决定从一点一滴改起,来一场大整治、大洗礼、大改革,倒逼大家,不见成效绝不手软与收兵!第一,引入第三方,实行“定期评”和“码上评”,每个月对近100个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倒数的发函提示,连续2次倒数的,市政府分管领导表态,再倒数的,分管常委表态。将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和传统的方式相结合,倒逼大家服务好企业与群众。第二,设立“蜗牛奖”与“踢皮球奖”,你为群众企业办事讲条件,让他们“难堪”,相应的部门单位,也要“难堪”,所有人都不能无动于衷,环境不能一直差下去,这是对丰城的事业负责。第三,市纪委监委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责必究,持续释放优化营商环境的压力!其实,丰城人对面子很讲究,营商环境不好,每个丰城干部的脸上,都挂不住。我也抓住了这个特点,对于一些中心工作,我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方式,以召开片会的形式,好的介绍经验,差的作表态发言,推动大家知耻而后勇。
二、劈波斩浪,丰城的未来可期
每个丰城人对家乡都有期待,这种期待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可以实现的。我也一直在思考,要给大家呈现一个怎样的丰城,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表彰大会上,市委清晰的勾勒出丰城发展的方向与轮廓即“三个冲刺”、“三个争创”。
两年冲刺宜春首个千亿园区。去年,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97亿元,我们根据项目落地投产的进度,测算出今年要突破900亿元,明年突破1000亿元。震宇同志很清楚,我们默默耕耘循环产业14年,循环产业已经成为了首位产业,冲刺千亿园区,循环园区还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宜春的园区中规模做到最大,只是时间问题,但仍不能有歇歇脚缓缓气的思想,还要向南昌县看齐,继续保持这种势头,争取在2025年突破2000亿元。两年冲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07年创立富硒园区,是非常有眼光和远见的,但十多年来,几乎没有大的变化,定位不够清晰、发展不够有力,今后我们要以发展工业园区的力度,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