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和理解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文艺工作的使命任务
二、充分认识和理解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三、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文艺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职责
四、充分认识和理解出作品、出人才是文艺工作的根本大计
五、充分认识和理解培养造就文艺新人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六、充分认识和理解团结是做好文艺工作的重要前提
七、充分认识和理解文联改革对文联工作带来的重要变化
八、充分认识和理解全面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文艺工作的根本保证
在省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 张宏森
(2020年12月3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全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议程,即将胜利闭幕。刚才,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文联主席团。在此,我代表省委、省委宣传部,向新当选的省文联第十届主席团成员和全委会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大家向全省文艺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中国文联、省委省政府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许达哲同志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全省文艺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新的征程上,要始终高举精神之旗,牢牢把握文艺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要始终唱响时代强音,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大局的基本职责;要始终勇于创新创造,牢牢把握创作文艺精品的中心任务;要始终胸怀赤子之心,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始终坚守艺术理想,牢牢把握引领文明新风的社会责任;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同志莅临大会指导并讲话。达哲书记和中一副主席的讲话站位很高、视野宽广、格局宏大,既体现了中央要求,又符合湖南实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实践性,为谱写新时代湖南文艺发展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增添了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在从昨天到今天的分组讨论中,代表们踊跃发言,围绕加强基层文联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文联改革、创作生产精品力作、加强新文艺人才培养引进和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省文联党组、主席团要认真研究、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和改进。
下面,就贯彻达哲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我再谈几点意见,和大家交流。
一、充分认识和理解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文艺工作的使命任务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从时代和历史高度,对新时代文艺工作的使命任务作出精辟论述。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强调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看望全国政协联组会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特别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总书记今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对文化工作也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强调要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根本指针。
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第一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旗帜鲜明提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并将其作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总牵引,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省。这些战略部署对做好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湖南文艺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出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有了精神的引领,才能信心十足、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道路、瞄准既定的目标前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文艺工作的使命任务上来,在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贡献新力量。
二、充分认识和理解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因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和外部环境。“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艺战线统筹“两个大局”必须担负的重要使命。当前,社会上包括文艺领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少文化自信的问题,有的崇美崇洋、以洋为尊、唯洋是从,有的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丢失了灵魂,迷失了情怀;有的解构革命历史、消解传统文化;有的一味迎合低级趣味,低俗、庸俗、媚俗,冲击道德底线。这些现象和不良倾向,与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引领不相适应,无论是对文艺的繁荣发展还是对文化自信的坚定增强,都是不利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坚决抵制。
应当看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绵延不绝,中华文明所蕴含和展示的文化精神、文化气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足以支撑起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红色、古色、绿色“三色辉映”,湖湘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版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总书记今年考察湖南的4个点,其中3个与文化密切相关,赞誉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在岳麓书院对“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进行全新解读,深刻论述了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湖湘文化与实事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培养时代新人等重大关系,生动讲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坚定文化自信,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和目标任务深刻领会和把握,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重要文化理念,作为当代文艺创作的思想资源、价值支撑和表达内容,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三、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文艺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文化是重要内容、重要支点、重要因素、重要力量源泉。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勇于承担起历史与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发挥好文艺启迪思想、凝聚力量、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加快建设与湖南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相适应、与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省。
一是要推进湖湘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湖湘大地是万年之风、千年之雅、百年之颂的荟萃之地,炎舜远古传说,标记着中华农耕文化和道德文化的渊源;屈原开创的楚辞是与《诗经》并提的中国文学两大源头之一。历史上,汉代贾谊的政论赋文,唐代柳宗元、刘禹锡吟咏湖湘的传世之作,宋代周敦颐的理学名篇,明代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清初王船山的思想力作,近代曾国藩为代表的“湘乡文派”,以及现代以来的左翼文艺、革命文艺,等等,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我们要继承湖湘文化的千年传统,自觉呼应湖湘文化流淌的革新、革命的基因,挖掘湖湘文化的时代内涵,赋予新的时代价值,让湖湘文化薪火相传、湖湘文脉生生不息。
二是要在补短板锻长板中实现文艺湘军整体崛起。湖南文艺有着深厚的根基,一段时期以来,“湖南文化现象”享誉全国,“文学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等成为湖南文化的亮丽名片。但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我们要在立足湖南与影响全国上下更大功夫,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致力于补短板、锻长板,在全国千帆竞发的文化发展浪潮中,推进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等各艺术门类全面开花,实现百花齐放、春色满园。建设文化强省不是一句空话,是有具体目标和硬指标的。具体到文艺界,我们的目标和指标就是,在全国文艺创作的大格局中,湖南文艺创作要立鸿鹄之志,树远大理想,敢于探索,引领潮流,在浩如烟海的文字长卷里,让“湖南篇章”和“潇湘诗意”脱颖而出;在好戏连台的舞台阵容里,让“湖南长歌”和“潇湘之声”响彻全国;在琳琅满目的书画长廊和影像大观中,让“湖南画卷”和“潇湘光影”璀璨夺目;在人才济济、后浪潮涌的创作队伍中,让“湘军崛起”和“惟楚有材”成为新的景观。
三是要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凝聚磅礴力量。
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声,伟大建设、伟大实践必将是一幅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聚焦聚神聚力,自觉让笔触和镜头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自觉触摸和反映江山的律动、人民的回响,充分把三湘儿女的砥砺奋斗精彩呈现出来,把三湘大地的山河巨变艺术展示出来,努力为实现现代化新湖南美好愿景增光添彩,让“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的美好诗意,成为湖南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壮丽现实。
四、充分认识和理解出作品、出人才是文艺工作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