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讲话系列第1092期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在徐州市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VIP免费

在徐州市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徐州市委书记 周铁根

2021118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新年伊始,政协徐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就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共中央和中共江苏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谱写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壮丽篇章,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发展实现了圆满收官。“十三五”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三主”工作总要求,牢记嘱托、担当实干,持续推进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大转型”,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推动“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了徐州历史上的“黄金发展期”。过去五年是发展理念变革最深刻的五年。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匡正发展思路、提升发展境界,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摒弃唯GDP论的错误观念,坚决不以牺牲安全、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安全环保整治,促进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目的深刻转变,贯彻新发展理念成为彭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连续两年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居前列。过去五年是转型发展成效最好的五年。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锚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和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7%42%,成功获批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市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7位。过去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突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发展能力,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功能性项目和平台载体建设,公共交通迈入“地铁时代”,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中心城市的格局地位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形成了乡风文明“马庄经验”、集中居住“睢宁模式”、空间治理“邳州方案”、环境整治“铜山样板”

、采煤沉陷区搬迁“沛县探索”等一批先进典型,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过去五年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五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不懈共建共享幸福徐州“大家庭”,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脱贫任务全面完成,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明显增强。徐州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三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过去五年是治理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坚定不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实施“党建+”工程,推进党的组织全面覆盖、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工作全面融合,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创新构建“四位一体”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深化平安徐州、法治徐州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获批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奋斗充满艰辛,成就鼓舞人心。在宏观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埋头苦干的结果,也凝聚着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五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培育打造了“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徐州品牌,在改革发展稳定各个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大战大考中,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抗疫斗争和复工复产,为夺取“双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徐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员、同志们!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奋进“十四五”、进军现代化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为我们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三主”工作总要求,切实强化“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全面开启徐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凝心聚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的现代化篇章。

开启新征程,必须强化创新驱动主引擎,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迈出更快步伐。创新是第一动力,产业是发展根基。要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深化与大院大所对接合作,高水平打造“一城一谷一区一院”等创新平台,推动政产学研用金介深度融合,为做强产业插上创新“翅膀”。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实施靶向引才聚才工程,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要做强优势产业集群。抓牢项目招引、政策支持和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做大做强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把纾困惠企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工作机制效能,构建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着力打通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获得感。

开启新征程,必须聚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在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市上取得更大突破。中心城市是徐州现代化建设的最大优势和坚实依托。要紧扣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首位度,做优品质练内功、深化协同借外力,努力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要大气魄展开城市布局。立足徐州区域中心、交通枢纽、开放节点的重要定位,高标准编制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淮海国际港务区、中央活力区、东南片区、大风歌城、高铁新城等重点片区建设,着力打造淮海国际陆港、高铁物流园区等重大载体平台,加快培育一批引领发展的新增长极。要大手笔做强中心功能。始终保持高强度城市建设投入,每年排定实施一批优服务、强品质、展形象的重大功能性项目,推动高架快速路成环成网、轨道交通加快铺开、高铁网络“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最新讲话系列第1092期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在徐州市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