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暨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通辽市副市长 郭玉峰
(2020年10月14日)
同志们:
刚才,赵白玉副市长从10个方面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王军副市长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工作交流。两位副市长作出的部署、提出的建议我都完全同意,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认清形势,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年初以来,通过市旗两级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市旗两级各专项工作组倾心付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通过今天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以期形成共识,共同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当前,虽然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疫情防控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复杂。从国际看,境外疫情暴发增长的态势还在持续。截至10月13日,境外确诊病例已经超过3700万,死亡超过107万人,很多国家新增病例连日再创新高,特别是美国、印度等国家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5万人,印度最高一天增加10万人。有些国家带疫解封、放松管控,欧洲多个国家出现疫情反弹,全球疫情形势仍在恶化,并呈不断扩大趋势。在这样的国际大形势下,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从国内看,零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还在个别发生。10月12日,青岛市卫健委通报,发现6例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再一次打破了国内连续56天没有新增本土病例的纪录。到昨天为止新增了本土确诊病例6例,这些患者都是住院的或者是护工,还有一个出租车司机,调查指向是青岛市胸科医院,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青岛市正在对所辖的五个区开展全覆盖核酸检测,从目前的检测结果看都是阴性,但这只是暂时的结果。吉林、北京、新疆、大连、青岛等地区相继发生的疫情表明,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从自治区内看,我们除了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还叠加鼠疫防控工作,疫情防控的工作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加之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可以说我们是“三期叠加”
,任意拿出一期的风险,防范都很困难。三期的风险隐患叠加在一起,对我们疫情防控来说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现在有很多专家提醒要防范疫情的二次爆发,如果防控工作不到位,疫情肯定会出现。青岛市的防范措施肯定不比我们差,尚且出现疫情,而且到底是否为输入病例传染,当前还没有明确结论。为此,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切实担负起责任,坚决把国家、自治区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干什么事情都不能不以为然、粗心大意、麻痹大意。俗话说“大意失荆州”,如果不以为然,最终反受其害。我经常引用唐代杜荀鹤的《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就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尤其市旗两级政府的“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一定要尽职尽责,不能当“甩手掌柜”,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精准施策,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
刚才,赵白玉副市长、王军副市长已经对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得非常详细具体,我再重点强调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完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坚持疫情防控领导体制、战时机制、指挥体系不变,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做到领导不变、组织不变、人员不变,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第一时间应对处置。二要抓好重点地区人员排查和管控。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切实做好重点地区往来人员的监测、排查和管控,加强对重点地区旅居史人员的排查统计和健康管理。要实施差异化的精准防控措施,既要避免“一刀切”式的、无差别的严防死守,造成防控成本过高;又要防止出现防控漏洞,导致疫情反弹。现在我们利用大数据、高科技手段,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极短的时间内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