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业赋能丹阳汽配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合作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江苏银保监局副巡视员 王宝敏
(2020年11月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今天,以“赋能产业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保险业赋能丹阳汽配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合作签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江苏乃至全国首个商业保险与汽配产业有一定规模的深度合作项目,意在打造升级版的“汽车服务生态圈”。首先,我代表江苏银保监局对项目签约仪式如期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刚才丹阳市政府领导、行业监管(主管)部门及保险行业、汽配行业、维修行业的代表介绍了情况做了很好的发言,丹阳市政府与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等头部保险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相关企业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反映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金融行业与实体企业对复工复产的希望与期盼。镇江银保监分局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从“畅通产业链”和“优化生态圈”角度,统筹谋划保险业支持实体企业复工复产的新路径,不仅有利于推动丹阳汽配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而且有利于保险业降本增效,有利于为广大车险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从今天的签约仪式上,我们明显感受到在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下,实体经济与保险业的融合正在出现几个新的趋势:第一,实体企业转型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在疫情冲击和其他经济下行因素的干扰下,出现了产业链、供应链复工不复产的现象。目前看来,坏事正在变成好事,在座很多汽配企业负责人反映,一些有产业基础的实体企业有更强的愿望和动力推动转型。第二,更加重视围绕最终消费需求转型发展。满足老百姓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省人均GDP向更高水平迈进,中等收入群体对于生活质量、自身安全的需求蕴藏着巨大消费潜力,在座许多保险公司高管反映,当前社会投资、险资运用都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转化,满足人的基础性、高质量消费需求的供给体系正逐步优化。第三,更加重视区域产业(行业)可持续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特别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责任等,今天签约的项目对此进行了精准诠释。项目的重要启示是政府要协调从化解整个汽配产业链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入手,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各方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要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防止重复建设、一哄而上,合理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金融保险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有效融合的新发展格局。
我们希望,各方共同建设“质优价廉”的保险认证配件示范区。过去,保险业从自身需要出发,高度关注汽车”零整比“问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准切入点。刚才听了镇江银保监分局、平安壹账通、台湾帝宝公司、北京邦邦汽服、华胜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