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品创作
二、活动项目
三、眼界格局
四、团结奋进
在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高邮市委宣传部部长 潘建奇
(2020年10月23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已顺利完成各项议程,马上就要闭幕了。这次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开得隆重热烈、务实高效,必将有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市文化文明融合发展。会议期间,代表们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选举产生了市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会议的成功召开和选举产生的市文联领导班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全市文艺事业作出贡献的文艺工作者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市委对本次会议高度重视,韦峰书记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作了主旨讲话,充分肯定了五次文代会以来我市文艺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明确了做好新时代我市文艺工作的任务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文联系统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和文明的融合、建设“强富美高”新高邮,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根据会议安排,就做好新一届文联工作,我讲四点意见,主要从四组关键词展开:
一、精品创作,要聚焦高水平
高邮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丰赡的自然生态让我们感到自豪。这些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都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源泉。“高邮市文学艺术奖励办法”颁发以来,为各文艺协会和艺术家发放奖金160多万元,在广大文艺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调动了文艺界的创作热情,推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力作,获得了不少的表彰奖励。周荣池《李光荣下乡记》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苏若兮《扬州慢》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王树兴、徐晓思、张兆珍、张文华等获扬州市“五个一个工程奖”
。张晓萌的组照《骏马》入选第23届江苏省摄影艺术展,并获展览珍藏作品。《扳倒饮》获江苏省戏剧文学剧本三等奖。高邮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多次走上央视乡村大舞台。朱军华红色集报登上央视新闻联播,高邮集报三项重点活动荣列2019年度集报界十大新闻。殷峰、薛树松、朱华春等52幅美术作品入选全国美展,13幅作品获入会资格。卞春香《运河——运去的帆影》入选并入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纪录片《汪曾祺》在江苏卫视播出。广播剧《受戒》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希望,出类拔萃的文艺精品多多益善。新一届文联要加强文艺创作的价值引领,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发扬新时代高邮精神为己任,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一是精品创作有目标。要有立足高邮、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视野。深入挖掘、利用我市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潜心创作,精心打磨,创作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文艺精品,实现创作水平整体上台阶、上水平。二是精品创作有措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融入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激发创作激情、创作灵感和创作活力,用高邮方言、高邮传统、高邮特色讲好高邮故事,推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力作。三是精品创作有毅力。文艺精品需要文艺工作者倾注心血、千锤百炼。要树立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作风,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投身于创作过程,孜孜不倦进行艺术的锤炼和打磨,创作出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精品力作。争取更多优秀作品参加各级评审并获得表彰。
二、活动项目,要追求高水准
文艺的生命力在于活动,活动的影响力在于项目化,项目如何常做常青,最终在于活动品牌。文联工作是否扎实?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既要看活动搞了多少,更要看搞的活动质量如何。我市连续三年与中国美协联合举办“邮驿路运河情”全国美展,取得了喜人成绩,高邮美术的地位、影响在全省乃至全国不断提升,展览的举办不仅促进了高邮这座城市的对外交流,高邮文艺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让人刮目相看。第五、第六届汪曾祺文学奖评选活动的开展也是如此,一边加强与省作协的沟通,邀请专家学者来邮指导,一边谋划好汪奖评选的每一个细节流程,处处体现出活动组织的别具匠心。全国民歌邀请展演、秦少游诗词全国书法名家精品邀请展、“运河明珠文明邮都”书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