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站位全局
二、要保持清醒
三、要对标先进
(一)要以“城市会客厅”的理念打造滨河景观带
(二)要以“自然修复”的理念打造生态涵养区
(三)要以“主题文化”的理念提升文化品位
(四)要以“生物多样性”的理念丰富生态群落
(五)要以“公园城市”的理念打造发展高地
(六)要以“工匠精神”的理念打造精品公园
四、要强化担当
(一)要坚持靠前服务
(二)要激发活力干劲
(三)要建立负面清单
(四)要确保守住底线
在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观摩推进会上的讲话
焦作市委书记 王小平
(2020年6月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展示成效、发现问题的观摩推进会,也是一次传导理念、交流方法的辅导课。目的是让大家在对比交流中找差距、找不足,补短板、促提升,进而能够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奋力把大沙河打造成为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标志点。刚才,几位同志汇报了牵头工作进展情况,也提出了一些工作建议,讲得都很好。
下面,我就围绕如何提高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品质,强调几点:
一、要站位全局,在深化认识中拉高标杆
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我们只有弄清当初是为什么出发?为什么下那么大决心?为什么始终紧盯不放?才能向前走得更加坚定不移。
首先,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焦作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们抓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践行的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的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决策部署,只有从讲政治的高度登高望远,方能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其次,这是我市推进“四水同治”的标杆项目。大沙河生态治理作为我市“四水同治”十大重点工程之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已经实现了大沙河由昔日的臭水沟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优质生态环境的蝶变,成为了全市乃至全省“四水同治”重大工程建设的示范工程。我们必须围绕标杆,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使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真正成为解决我市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领域问题的标志工程,把大沙河打造成为一条安全河、生态河、景观河、幸福河。
再次,这是保护焦作母亲河的应尽之责。
大沙河流经我市博爱、中站、示范区、解放、修武,左岸承泄太行山区洪水、右岸承接沁河以北平原涝水,哺育了万千焦作儿女繁衍生息,守护了世代焦作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大沙河对于焦作而言就是一条母亲河。而保护好、治理好大沙河,就是儿女感恩、回馈和守护母亲应尽的责任,是每一个怀川儿女的心愿。我们必须把责任化为前进的动力,还母亲河绿色和谐的生态美,让城市留下记忆,让百姓记住乡愁。
第四,这是打造焦作未来发展中心轴的关键之举。世界著名规划大师黑川纪章早在2002年所做的《焦作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总体概念性规划》,就为我们描绘了大沙河流域动人的生态美景和发展前景。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大沙河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我市的新名片。加上郑焦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大沙河必将成为未来我市新的发展中心。我们必须以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为契机,充分发挥优质生态环境的集聚效应,把大沙河打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承接地、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未来焦作发展的中心轴。
二、要保持清醒,在肯定成绩中看清差距
截至目前,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已完成项目投资32亿元,随着一个个工程相继竣工,大沙河已经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成为了焦作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一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大沙河城区核心段生态治理工程主体已完工,形成了长12公里、水面宽220至260米、面积达5000亩的生态水面,两岸绿化纵深1000米、新增绿化面积4500亩,大沙河水质由过去的劣五类转变为目前的三类,相比郑州贾鲁河两岸纵深仅100米的绿化,我们的大沙河更开阔、更大气;生物多样性也逐步体现,活动的鸟类有40余种,除了白鹭、苍鹭等在这里“生儿育女”,更吸引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赤麻鸭、红嘴鸥、秋沙鸭等候鸟来“作客”,特别是今年2月,有3批、100多只白天鹅飞临大沙河,成为大沙河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说明大沙河生态有了显著改善。
二是防洪能力明显提升。由过去的不足10年一遇提升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三是灌溉条件持续改善。为沿线近15万亩农田灌溉创造了条件,由于水量充沛、水质良好,下游修武县已开始富硒水稻种植。
四是社会效益不断显现。体育赛事接踵而至,2019年全国青少年皮划艇静水U系列赛事(焦作站)暨“艇进中原”河南省休闲皮划艇大赛(焦作站)、2019中国郑焦国际徒步大会相继举办;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大沙河游人如织,3天就吸引了6万多名游客;央视于3月26日以《三月好春光•赏春大沙河》为题,报道了大沙河美景。
五是城市品位和城市价值得以提升。
很多在外地工作和学习的焦作人回来后,都会感叹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看到大沙河治理取得的成效,纷纷感慨,“现在的焦作,一改我心目中的形象”;通过大沙河生态治理,依托大沙河带动城市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先知先觉的国内地产“巨人”恒大、碧桂园等企业率先落子布棋,落户大沙河两岸,一批城市三产项目也将陆续签约落地。
纵向看,成绩固然可喜,但横向比较看,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虽然体量庞大、气势恢宏,却在精致追求、品质理念上还有不少差距,个别施工标段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是绿化层次还需提高。绿化的品味和构思还不够灵巧,乔灌草空间互补和高中低搭配效果不明显,绿化覆盖率较低,植物景观比较单调,色彩配置不够科学、季相变化不明显(季相: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总体效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二是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目前的大沙河景区,还没有正式的门户,公园入园口还比较少;景区标识导视、休息娱乐、垃圾收储、公园座椅、公共厕所、停车服务等配套设施还没有或不足。三是文化氛围还不浓厚。水利工程文化的表现形式还不多,景区怀川文化气息不浓厚。四是管理运营水平亟待提升。旅游要素供给单一,还不能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旅游信息获知、引导等智慧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车辆、小商小贩管理无序。
上述问题严重拉低了大沙河景观带的品质,影响了大沙河治理的成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着力加以解决。
三、要对标先进,在兼收并蓄中打造精品
点滴决定成败,细节彰显品质。要想把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品质工程、示范工程、百年工程,就必须借鉴吸收其他地方先进理念和做法。这里,我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一简要阐述。
(一)要以“城市会客厅”的理念打造滨河景观带。对城市发展而言,“含绿量”就是“含金量”。大沙河是焦作的南门户,也是迎接八方来宾的“城市会客厅”,必须以精益求精的追求,在精致绿化上下功夫,打造“城市会客厅”精品之作。一要突出植物的色彩化。比如,成都蔚然花海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合理种植郁金香、洋牡丹、紫罗兰、向日葵、欧洲月季、桃花、黄花风铃木等花卉,打造出不同时间都可观赏的花海,同时随着花期的更迭,呈现出彩蝶飞舞的视觉效果。比如,北京植物园通过错期培植、分季度、分片区管理各种植物花卉的方法,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精彩呈现。北京年均温度12.8℃,年降水量532.6毫米;而焦作年均温度15.6℃
、年降水量551.5毫米,气候条件略优于北京。但大沙河在花草木的绿化、彩化、美化方面,明显还有较大差距,季相单调,色彩组合相对笨拙。二要突出植物的层次化。比如,佛山滨河景观带以“水绿香”为理念,通过“升档次、加层次、增色彩、添文化”,乔灌地被相结合,打造出了四季花香、绿树掩映的多层次、立体式生态绿带。而我们的大沙河,乔灌地被组合不科学,植物分布层次感不明显,林相不佳(林相:在发育完整的园林中,一般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地衣4个基本层次,乔木层是树林中最主要的层次,它的层次结构又称为林相),给游人带来的视觉变化不够丰富。三要突出植物的多样化。比如,我市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植物造景、突出特色,以乡土植物为主,打造了很多如诗如画的休闲步道,形成了具有焦作地域风貌特色的绿化景观,在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上,乔木达150种、灌木达110种、地被达120种。相比而言,大沙河植物种类就没有那么丰富,大乔木仅52种,小乔木及灌木仅47种,地被仅60种。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多样是重中之重。大沙河绿化品质提升,必须以节点公园为重点,按照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的要求,坚持生态效益和物种多样性相结合,选择适合北方气候、水土的植物,通过优化色彩搭配和乔灌花草立体布局,以绿轴串联起沿岸各个公园以及小游园、微绿地,实现常年见绿、四季有花,时时有精彩、季季有特色的突破。
(二)要以“自然修复”的理念打造生态涵养区。水是城市的灵魂,是大沙河生态治理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明白,要想让自然生态实现自然修复,合理的、适当的人工干预必不可少。对大沙河来说,就要在水生态上下功夫、做提升。一是引活水。比如,扬州从2001年起,就实施瘦西湖活水工程,包括引水入湖、污水截流、河道整治、闸坝工程、河湖监控等五大环节。如今,瘦西湖、小运河、保障湖等水系相互连通,形成了绿环水绕、水伴人行、景随步移的水城韵味。比如,徐州通过河湖水系连通及综合治理、矿坑塌陷地综合治理等示范工程,先后建成了云龙湖、潘安湖、金龙湖等6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以及小南湖、九里湖等19处省级水利风景区,绘就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丽画卷。二是可蓄水。比如,成都严格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鹿溪河生态区通过建设集水沟、蓄水池和雨水花园等设施,对地表雨水径流进行充分收集下渗,打造了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人工湿地海绵系统。三是能净水。
比如,欧洲的莱茵河,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一度被称为“欧洲下水道”和“欧洲公共厕所”;流域国家痛定思痛,按照一体化的生态修复理念,启动了莱茵河流域治理工作,如今的莱茵河风光秀美、河水清澈。在水系治理上,我们是吃过亏的。2018年南水北调给我们退水4600万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