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协普洱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的讲话
普洱市委书记 卫星
(2020年5月15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政协普洱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了,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凝心聚力共商普洱改革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在此,我代表中共普洱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全体政协委员和与会同志致以诚挚地问候!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一年来,面对各类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和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严重旱情,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保持定力、多点发力,直面挑战、全线出击,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拉开了普洱发展建设大格局,谱写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喜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心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第五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和平绿色生态文化旅游论坛、两岸茶文化康养旅游高峰论坛、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澜湄教育合作(普洱)论坛等活动,世界著名生态经济学家、美国院士小约翰·柯布出席普洱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讨会,在演讲时发出了“生态文明的未来在中国,绿色发展的示范在普洱”
的赞叹。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投资项目储备达3.1万亿元,规划建设高速公路里程和投资分别占到全省的10%,201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1位,墨临高速公路、思澜高速公路、玉磨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即将建成,普洱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历史将彻底改写;在全省2019年度综合考评中,普洱选人用人工作民主评议满意度居全省第1位,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成绩居全省第1位,河(湖)长制考核成绩居全省第1位,旅游工作排名全省第2位,脱贫攻坚排名全省第3位,乡村振兴排名全省第4位,全面深化改革排名全省第5位,江城县棚户区改造和农危改工作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普洱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各族干部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明显增强。
我们应对了一系列难事急事。举全市之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广大干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真情真心谱写了一曲曲扶贫帮困的英雄赞歌,创造了历史奇迹。全市累计实现58.23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0.4%下降至0.9%,继宁洱、景谷、镇沅、孟连、西盟5个县脱贫摘帽后,墨江、景东、江城、澜沧4个县又高质量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标志着全市提前1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即将在普洱消除,“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成为新时代普洱的靓丽名片。着力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墨江5.9级地震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完成,有效应对严重旱情考验,全面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狠抓登革热、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灾害防控工作,切实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办理了一系列实事好事。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收官,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景迈山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取得新突破,被国家文物局纳入2020年重点工作,宁洱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被命名为省级特色小镇,景谷、镇沅和西盟县列入省级首批“美丽县城”,普洱荣获“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上榜“2019中国百强品牌城市”,全市生态底色更靓了、城乡颜值更美了、群众生活更富了、城市品牌更响了、社会正能量也更充沛了。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拼出来的。成就来自和衷共济,发展源于同心协力。普洱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凝聚着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汗水。一年多来,大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有声有色、成绩可圈可点、事业出新出彩,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对政协的工作,市委是满意的,社会各界是高度认可的。在此,我代表中共普洱市委,向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
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全省各州市中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率先实行疫情防控实体化运作,率先召开疫情防控视频会议,率先动员各方力量从境外采购防疫物资,在全省率先实行临时性、过渡性“战时”管制,率先为抗疫一线工作者免费提供预防新冠肺炎中药汤剂,率先组织研发和推广使用“普洱健康码”,率先在边境地区村寨推行联建、联防、联保、联惩“四联”机制,精准有力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取得了“输入疫情零扩散、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患者零反复”的显著成效。坚决服从服务全国“一盘棋”大局,抽派50名精干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主动收治滞留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湖北籍患者,上门慰问湖北武汉滞留普洱游客,传递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普洱温度”。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0条政策,开辟“绿色通道”解决人流、物流、商流畅通和产业链配套等问题,推动全市重点项目100%复工复产,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牢牢把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制胜权。
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与市委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担当新使命、彰显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第一,要毫不动摇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