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全局的视野分析把握当前经济形势
二、以务实的举措接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坚定不移优生态
1.全力推进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建设
2.积极做好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3.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
4.大力改善农牧村人居环境
(二)全力以赴稳增长
1.要提高“谋”的水平
2.要加快“建”的速度
3.要提高“引”的效益
4.要优化“扶”的环境
(三)多措并举调结构
1.绿色畜牧业要在稳总量、抓管理、延链条、促增收上下功夫
2.生态工业要在扩总量、优存量、聚集群、促转型上出实招
3.文化旅游业要在创机制、建体系、补要素、打品牌上做文章
(四)坚持不懈夯基础
1.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2.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3.提升县城特色品位
(五)千方百计促改革
1.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2.加快重点领域改革
3.深入推进财税改革
(六)尽心竭力惠民生
1.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2.提升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3.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4.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七)严格监管防风险
1.切实加强疫情防控
2.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3.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4.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5.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三、要以超常规的工作作风切实抓好落实
在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肃南县县长 白勇
(2020年3月24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聚焦重点,实干攻坚,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刚才,县委李书记代表县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系统盘点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今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李书记的讲话,政治站位高,思路目标明,安排部署实,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抓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以全局的视野分析把握当前经济形势
唐仁健省长讲过,抓经济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清形势、把握趋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今年年初在全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其严峻性、复杂性、传播性都超出预期,导致经济活动一度停摆,现在国内疫情虽有缓解,但国外却仍在发酵,后续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立足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背景,怎么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特别是把住我们工作的思路和方向,意义非同寻常。我觉得,要注意看清这样几点。
一要正视短板。虽然我县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支撑群众稳定增收的产业基础还不牢固,防止返贫的预警监测机制还不健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存在诸多短板;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体量不大,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三产结构不够合理,市场化运营机制不够健全,链条短、层次低的问题相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有可能导致行业供应链断裂和错位,对经济造成冲击,进而影响我县矿产品销售困难、电力输出不畅,制约项目企业复工复产,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便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要坚定信心。
这次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和科学指挥下,新冠肺炎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遏制,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国经济活动从一度停摆到迅速回归常态,再次印证了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优势和特征,表明了超强的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修复能力。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从“加力提效”变为“提质增效”,货币政策从“松紧适度”变为“灵活适度”,强调要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好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八大创新”,提升“五力”,解决“四大结构性问题”,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好“四个重大机遇”、用好“五个重要载体”,全面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从我县来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在加快,项目建设在提速,经济活动在恢复。截至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100%,各类市场主体复工率也达到60%以上,15个重点项目已复工,项目复工率达到50%以上。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长达到6%,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把握机遇。为应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近期,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的政策措施,省上将这些政策措施细化为“55条”,市上又针对张掖实际出台了18条,这些政策措施针对性强,含金量高,非常具体明确,为我们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带来了实质性的利好。为加快政策的落实,前期已安排县政府办公室专门进行了系统梳理,罗列出涉及我县的46条政策措施,并专门下发通知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以切实有力推动政策落地。同时,中央将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提出要实施一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持续加大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倾斜支持,扩容地方政府性债券发行额度,引导资金投向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为我们谋划争取项目、破解资金难题带来了重大利好。
四要发挥优势。
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优化发展思路,持续深化全面改革,创新完善推进机制,在脱贫攻坚、产业培育、城镇建设、基础改善、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防控,不仅体现了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比拟和复制的,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全县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团结一心、排除万难、共克时艰的坚定决心和精神风貌,必将激发全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和内生动力,持续推动全县上下坚持既定思路不动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提振发展信心,勇于担当作为,顶压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以务实的举措接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打基础的一年。全县经济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牢牢把握“六稳”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8%,第三产业增长8%;工业增加值增长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市上下达范围以内。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总的要求是,疫情防控不松劲、脱贫攻坚绷住劲、复工复产加把劲、经济发展用足劲,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优生态,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保持打持久战态势,全力做好“两大试点”,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1.全力推进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建设。
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全国50个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的重大机遇,集成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全面推进试点工作,科学编制试点方案和规划,围绕森林、草原、冰川、河流、水电、矿产资源收益补偿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代木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业、特色种养业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纵向和横向、政府和市场、生态区域和生态要素相结合的生态综合补偿机制,全力做好与生态补偿试点相关的重点林区接续替代产业项目谋划储备和前期论证工作,让祁连山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2.积极做好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今年是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最后一年,也是祁连山国家公园边界区划和政策措施落地的关键之年,既要积极做好试点各项任务,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衔接沟通,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职能职责划分、承包草原矛盾、农牧民转产就业等一系列事关农牧民生产生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投资2563万元,实施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项目和动物防疫专用设施建设项目。要遵循草地与家畜、野生动物相互依存的自然法则,科学确定草原保护措施,避免“一禁了之”的简单做法,确保家畜与草地承载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主动融入沿黄生态经济带战略,争取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草原生态保护奖励等重大项目,积极落实2.11亿元的水电站关停退出补偿资金。投资6295万元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沙化草地治理、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项目,投资3897万元实施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工程,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强化“三线一单”刚性约束,推进蓝天保卫战,开展扬尘治理、秸秆禁燃等专项行动。推进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河道违法采砂等行为,扎实开展河流岸线生态修复,实现河道规范管理,水质全达标。推进净土保卫战,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和国土绿化,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终端处理项目,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4.大力改善农牧村人居环境。综合推进“三大革命”“六大行动”,突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四个重点,积极实施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和卫生厕所改造工程,实施皇城等6个乡(镇)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开工建设祁青、康乐垃圾填埋场,大力推行“户积存、村收集、片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全县创建清洁村庄31个,每个乡镇创建1个改厕示范村,实现所有行政村卫生公厕全覆盖。加快皇城、祁丰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今年9月底前建成投运,加强对马蹄、明花、祁青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大河乡、大河工业园区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的管理,实现规范运行,到2020年底,全县各乡(镇)生活污水全部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处理、达标排放。
(二)全力以赴稳增长,持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
要继续把投资拉动作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争建并举、大小齐抓、内外统筹、质效兼顾,加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确保全面实现稳增长目标。
1.要提高“谋”的水平。积极对接争取,狠抓建设管理,确保年内新建续建重点项目50个以上。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机遇,深入研究政策,抓紧编制规划,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市盘子。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各类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着力构建目标导向明确、项目支撑有力、措施务实管用的规划体系。要切实强化项目储备,准确把握投资导向,敏锐捕捉投资信息,做深做细项目可研论证、审核报批、信息对接、资金方案等前期工作,积极谋划争取G213元山子至白庄子段高速公路、喇嘛坪提水工程和乡(镇)供水厂建设、骆驼城至肃南110千伏线路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和传习所建设、县乡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等补短板项目,进一步增强项目可行性、可批性和实效性,确保全县论证储备过亿元项目10项以上。
2.要加快“建”的速度。各乡镇、各部门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盯“开门红、双过半、全年旺”的目标,全力加快项目进度,全面落实领导包抓、清单管理等制度措施,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切实强化督查调度,加班加点赶进度,全力以赴补欠账。加快G213线肃祁公路、S18张肃公路、丹霞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祁连山自然博物馆、县城商住综合体等续建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力争马鹿文化产业园、九台山滑雪场、裕苑二期等新建项目早日开工实施。总的要求是,3月底前,所有续建项目必须全部复工;4月底前,完成新建项目规划设计、用地审批、环评等前期工作;上半年,全县项目开工率达到90%以上。要严格规范项目管理,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全过程监督机制,切实强化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严把市场准入、资格审查、资金使用等关口,确保每个项目都符合法定程序,符合政策要求,符合质量标准。
3.要提高“引”的效益。要牢固树立“招大企业、引大项目”
的思想,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创新招商理念,坚持领导带头、部门联动,采取组团招商、网络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主动出击,积极对接,力争年内招商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其中,农口、工业经济口、文化旅游口各部门要至少招商引进一个2000万元以上项目。对重点招商项目,分管领导要亲自上手、亲自洽谈,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主管部门要紧盯项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投产开工率“三大关键”,从项目报批、土地征用、手续办理等环节入手,提供个性化、全程式、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建得快、有效益。
4.要优化“扶”的环境。近期,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从市场准入、政策扶持、改革创新、环境营造、法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8条实打实、有分量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送来了“大礼包”。各级各部门要紧密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确保全面落实到位,让民营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组织金融机构和非公企业开展银企对接,一对一实施帮扶,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财政、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民营企业用能、用地、物流等经营成本,着力减轻企业负担。
(三)多措并举调结构,全面提升生态产业发展水平。要坚持以拓存量、创增量、提质量为方向,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重点,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绿色畜牧业要在稳总量、抓管理、延链条、促增收上下功夫。我县是传统畜牧业大县,畜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坚持畜牧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借助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重要契机,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鼓励畜牧业生产由“山上放养”向“舍饲养殖”转变,积极推进品种改良、两年三产等技术推广应用,继续在浅山区积极推广黄牛养殖,加快绿色畜牧业转型发展步伐,力争通过天然放牧和舍饲养殖使2020年牲畜饲养量达到80万头(只)以上,出栏牲畜50万头(只)以上。加快推进以大河、明花集镇为中心的大明现代科技农牧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尽快编制科学完善、符合各功能区和产业发展布局的项目规划,重点打造马鹿文化产业园、屠宰加工及现代物流园、细毛羊繁育养殖孵化园、细毛羊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饲草料生产基地为主的“四园一基地”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土地等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民间投资,通过引进高原牦牛、高山细毛羊等绿色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饲草料加工、乡村旅游开发等项目,助推示范园区建设。要以现有5万亩牧草种植基地为基础,规划建设明花乡优质饲草料生产加工基地,年内新增5万亩优质牧草种植,近期要尽快将牧草籽种分配落实到村到户,确保不延误播种农时,力争年内种植牧草达到10万亩,为大明现代农牧业示范产业园区建设开山铺路。
2.生态工业要在扩总量、优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