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独唱”到“合唱”
二、从“洋气”到“土气”
三、从“线下”到“线上”
四、从“心动”到“行动”
红色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县把红色教育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让红色教育走实走深,为该县高质量发展提供红色动能。
一、从“独唱”到“合唱”,着力破解各自为战、良莠不齐的难题。针对过去有些地方上党课任务式、应付式,过于依赖外请专家教授,高质量党课偏少等问题。**县深入推进“六进”活动,引导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奏响红色教育“大合唱”。一是突出示范带动、广泛参与。县委书记带头上红色党课,县委组织部率先拍摄21堂精品党课,带动各级党组织书记人人备党课、个个上讲台,全县89个部门单位参与党课开发拍摄,实现各层级各行业全覆盖,构建起上下联动、纵横联合的大格局。二是突出名师名课、多点开花。大力实施“双百工程”,遴选红色“名师”142名,培养红色文化讲解员37名,开发精品党课156堂,营造了精品党课、精品视频、乡土名师遍地开花、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三是突出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引导各单位结合部门职责、行业特色,因地制宜开发红色党课,同时,根据脚本质量、场景数量、拍摄时长,将156堂党课分为ABC三类,形成了覆盖面广、行业齐全、特色鲜明的“红色基因库**版”。
二、从“洋气”到“土气”,着力破解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难题。针对有的单位上党课侧重于讲理论、讲政策等问题。**县坚持效果导向,通过开发“土味”党课,讲好本土故事,把“高大上”的理论讲出“泥土味”。一是开发本土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和讲好《一块门板见证党群同心》金牌党课,着力打造“民拥军”品牌。把土市新村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对全县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整理,编著了《红军长征在**》红色读本。二是建设本土红色学堂。依托14个乡镇党校和209个村教学点,建好红色学堂。同时,着力把马克思主义课堂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目前正在依托祠堂圩虎溪村、土市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