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情况汇报VIP免费

提纲:

一、园区基本情况

二、园区发展情况

  (一)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园区

  (二)打造百亿产业发展集群

  (三)精准招引完善产业链条

  (四)狠抓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五)千方百计提升承载能力

  (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三、行动规划与目标

  (一)实施“构建园区发展新格局”攻坚行动

1.优化园区空间布局

2.科学编制产业规划

  (二)实施“园区承载能力提升”攻坚行动

3.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8.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三)实施“园区集约化开发”攻坚行动

5.实施“亩均论英雄”

6.加快标准厂房建设

  (四)实施“四个聚焦精准招商”攻坚行动

7.深入实施精准招商

  (五)实施“产业项目落地促建”攻坚行动

8.提升项目建设速度

  (六)实施“园区企业提质增效”攻坚行动

9.着力培育“镇园之宝”

10.鼓励企业创新突破

11.构建重点产业链条

  (七)实施“园区改革创新”攻坚行动

12.创新考核激励机制

13.推进“放管服”改革

18.推行市场化运行

四、行动开展情况

  (一)开展“构建园区发展新格局”攻坚行动

  (二)开展“园区承载能力提升”攻坚行动

  (三)开展“园区集约化开发”攻坚行动

  (四)开展“四个聚焦精准招商”攻坚行动

  (五)开展“产业项目落地促建”攻坚行动

  (六)开展“园区企业提质增效”攻坚行动

  (七)开展“园区改革创新”攻坚行动

五、存在问题

  (一)发展空间不足

  (二)创新能力不强

  (三)运行体制不顺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四)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

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按照调研安排,现将“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工业园区紧紧围绕市县提出的“工业强市”“工业强县”战略,以*为“2+1”主导特色产业,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聚焦项目落地攻坚,推动投资增量转化;引导工业技改升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实现规模质量提升。园区平台基础设施补短、入园项目建设、企业技改成效明显,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总产值增速、工业投资到位率在全市位居前列。

一、园区基本情况

*工业园区前身为*工业经济开发区,1993年经省计委批准成立,规划面积8.83平方公里。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更名为*工业园区,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命名的全省38个省级开发区之一。20187月,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工业园区扩区调位,扩区调位后规划控制面积10.92平方公里。20182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发布了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目录公告》,*工业园区进入公告目录。201912月,园区被省发改委确定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被省经信厅评选为省级特色产业产业基地(纺织服装);20202月,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高端纺织产业功能区;20206月,被省经信厅评选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202012月,被省经信厅等6部门评为*省院士(专家)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第二批园区环保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园区;20231月,成功争创首批*省“5+1”重点特色园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园保贷”项目推进工作表现突出单位。2022年,园区规上企业9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61.6亿元,同比增长23.83%;入库税金2.8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12亿元,工业投资52.69亿元,技改投资30.08亿元。20231-8月,园区规上企业9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53.93亿元,同比增长17.9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88亿元,工业投资18.59亿元;技改投资18.59亿元。

二、园区发展情况

(一)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园区规划面积87.57平方公里,已建成12.6平方公里。*州产城新区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包括五里梁片区、园区扩区调位范围以及黄家*、南寺*、青东*,主要承接纺织鞋服和运动装备、机械制造、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项目,建设全省“5+1”重点特色园区;*工业区规划面积19.67平方公里,主要依托*、藤椒、生猪等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承接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建设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工业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材料,建设绿色装配式产业基地;*工业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主要承接医药产业项目。

(二)打造百亿产业发展集群。园区围绕“纺织鞋服、健康食品”2个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已形成纺纱-织布-印染-鞋服加工等完整的纺织鞋服产业链条和种植(养殖)-加工的健康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电池特色产业,力争5年内形成纺织鞋服、健康食品、新能源电池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纺织鞋服产业:重点发展纺织印染、服装、鞋生产加工等领域,依托佳联佳禧、鸿星尔克、翰彬霖、宜乐纺织等龙头企业,发展工装、服装、制鞋等产品,不断完善纺织、印染、鞋服、仓储、配送等全产业链,打造“*阳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全省“5+1”重点特色园区。园区纺织服装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2个,拥有省级技术中心3个,工程技术中心1个。拥有纺织服装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2022年,园区纺织服装产业18户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82亿元,同比增长31.53%,占园区工业企业总产值32.88%健康食品产业:围绕农业“3+2”*、藤椒、生猪+粮油、蔬菜)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屠宰及肉类加工、高端食品等领域,依托太极天诚、梅林正广和、铁骑力士、代代为本等企业,发展中药材种植、现代中药、肉制品精深加工、*饮料等产品,形成种子种源、养殖、屠宰、冷链、加工全链条产业闭环,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产业体系,打造“*阳健康食品产业园”,建设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拥有中国食品企业名牌产品称号1家、省级著名商标2个,拥有涪城*地理标志产品。2022年,园区食品医药大健康产业32户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8.08亿元,同比增长28.79%,占园区工业企业总产值27.27%新能源电池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依托领湃新能源、鑫鸣灏新能源、臻秦新能源等企业,发展新能源电池上下游配套产业等产品,打造正负极材料、外壳盖帽、锂离子电芯、PACK电池组等新能源电池全产业发展链条,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三)精准招引完善产业链条。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载体能力,以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重心,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承接成都、重庆产业转移,招引一批高质量的项目入驻园区。一是聚集主导产业招商。围绕纺织鞋服、健康食品、新能源电池“2+1”主导特色产业,厘清产业链上的短链、断链、弱链,明确招商引资重点产业及细分领域。二是聚焦重点企业招商。紧盯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行业全国排名前列的制造业企业以及全市制造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精力、集聚资源、集成政策,着力攻坚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三是聚焦重点项目招商。围绕现有产业集群,聚焦佳联佳禧、鸿星尔克、翰彬霖、上海梅林、铁骑力士、领旗食品等优势企业、项目,明确以引进高能级、产业链项目为目标,全力推动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填平补齐项目签约落地。四是聚焦重点载体招商。围绕全省“5+1”重点特色园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大健康产业园、智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州织造产业园、*红原飞地产业园区、创新科技孵化园等重点园区、平台,大力开展定向推介、定点招商,引进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近年来,领湃新能源、领旗食品、鸿星尔克、武侯智谷、铁骑力士、安吉纳、翰彬霖等60余个工业项目落地园区。

(四)狠抓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一是加大清闲促建力度,盘活工业存量资产。园区将清闲促建、盘活闲置资产与项目招引落地相结合,通过采取返租代管、依法回购、司法拍卖、租赁转产、合作共建等方式,多措并举盘活存量资产,清闲促建工作成效显著,累计盘活存量土地2000余亩、闲置厂房20余万平方米。近年来,依法回购明杰服饰资产,司法拍卖双龙服饰,返租代管波鸿机电、玛斯特服饰闲置资产,协助谛维依、卓越纺织、蜀龙泵业等企业出租闲置厂房;引进铁骑力士盘活雨润闲置资产,建设熟食品加工项目和猪业总部;通过破产程序依法处置翰通生物能源项目资产;通过鸿星尔克、翰彬霖和领旗食品的招引入驻,分别盘活波鸿机电、佳满源和翰通生物项目闲置厂房和土地。二是实施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近年来,园区大力实施标准厂房建设,一方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降低小微企业进入园区的门槛,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和土地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有利于壮大园区产业基础,完善产业配套。建成12.5万平米五里梁产城新区创新科技孵化园,已入驻锦鑫泰、臻秦新能源、鑫鸣灏、亿鸿展盛、鑫中州、盛皓宇、优利克、顺弘磁源、捷鹏、阿彼特刀具等企业。建成5万平方米*州织造产业园中的标准厂房(二期),已入驻安吉纳。建成*工业区标准厂房,已入驻四方机械、国强友旺建材、鹏林机电等企业。正在建设的6.6万平方米红原·温州飞地产业园,已有盛百诚、宝舜鑫、恒泰欣创等30家企业签约。还有正在建设的80万平方米武侯智谷(*)智能制造产业园、青东*标准厂房三期、现代农业产业园。

(五)千方百计提升承载能力。近年来,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包装基础设施项目、运营项目等多种方式,建成了招商运营中心、创新科技孵化园、污水处理厂、*大健康试验园、黄家*入区广场等项目20余个,启动建设飞地产业园、*州织造产业园、武侯智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各区域安置房等项目30余个,完成平台建设投资50亿元。同时加强园区给排水、电、气、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设计和建设,做好道路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提升老区、拓展新区,扎实推进园区平台建设,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县政府授权园区办理“三证一书”等17项项目前期建设手续,建立园区与环保、安监、住建、国土等部门联动的“容缺审批、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县级部门“见章签章”“见文行文”,园区工业项目及公共公益项目行政许可手续基本实现园区受理、园区代办,有效解决了过去办事流程繁琐、反复奔波的问题,项目前期及规划建设等手续办理时间缩短了2-3个月。同时园区构建了“1+1+6”项目服务体系,对每一户入园项目(企业)落实1名联系领导、1名全程服务联络专员,同时组建项目前期、供地报建、建设秩序维护、水电气要素、企业运行、后勤服务等6个后台服务团队,对入驻项目从签约到建成投产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同时通过开展循环化改造,启动智慧云平台建设,创新园区服务平台和运营模式,增强园区竞争力,提高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行动规划与目标

*工业园区按照全市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要求,聚焦县委“1355”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围绕“产业项目大突破、园区质效大提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以“高效运营”为方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实施“构建园区发展新格局、园区承载能力提升、园区集约化开发、四个聚焦精准招商、产业项目落地促建、园区企业提质增效、园区改革创新”七大攻坚行动,努力实现园区一年转形象、两年见质效、三年大变样。

加快建设特色化、集约化、人性化园区,着力培育“百亿产业、十亿企业”,力争在全市同类园区中排名前列,在全省同类园区中综合排名显著提升。202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新增10亿级企业1个;202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80亿元,新增10亿级企业8个;2028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新增10亿级企业5个,形成纺织鞋服、健康食品、新能源电池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一)实施“构建园区发展新格局”攻坚行动

1.优化园区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空间布局,坚持“产城互动、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现代化园区开发建设思路,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园区。

2.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加快出台纺织鞋服、健康食品、新能源电池等产业规划。2023年,主导、特色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5%2025年,主导、特色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3%2028年,主导、特色产业产值占比达到80%

(二)实施“园区承载能力提升”攻坚行动

3.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推进五里梁棚户区改造和*州产城新区北*片区安置房、*安置房建设。2023年,完成1000余亩土地征拆迁工作,新建安置房18万余平方米;2025年,完成1500余亩土地征拆迁工作,新建安置房10万余平方米;2028年,完成1500余亩土地征拆迁工作,新建安置房12万余平方米。

8.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州产城新区基础设施二期、南寺*工业区入区道路与顺堤路连接段、*工业区环保基础设施等项目;对建成区实施“四化”工程,道路黑化、园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情况汇报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