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议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聚焦做实学习教育和检视整改

二、聚焦乡村振兴找差距

  (一)培育特色产业

  (二)畅通人才流动

  (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四)建设美丽乡村

  (五)坚持党建引领

三、聚焦脱贫攻坚找差距

四、聚焦基层治理找差距

五、聚焦服务群众找差距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研究同意,召开这次全县村(社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议,主要是研究部署村(社区)主题教育找差距、抓落实的具体任务措施,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会议,县设中心会场,乡镇(街道)设分会场的。在中心会场参加会议的有,乡镇(街道)()委书记、党委专职副书记、党委组织委员,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主题教育办公室和巡回指导组全体成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乡镇(街道)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全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镇(街道)主题教育办公室和巡回指导组全体成员。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大规模的主题教育推进会议,又是一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再动员会议。下面,主要有针对性地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聚焦做实学习教育和检视整改,激发乡村振兴磅礴力量

(社区)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搞好这个层面的主题教育,对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乡村振兴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村(社区)一级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聚焦实际问题,找差距、抓落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要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主题教育。要抓好学习教育,组织党员以个人自学为主,原原本本通读《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领悟初心使命,增强党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要认真检视整改,组织党员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和义务权利,对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等,查找党员意识、担当作为、服务群众、遵守纪律、作用发挥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一条一条列出问题,一项一项整改到位。要创新方式方法,在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已有的党员教育管理载体平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采取生动鲜活、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好案例教育、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主题教育结束前,村(社区)党支部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要把开展主题教育学出来的激情,改出来的动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二、聚焦乡村振兴找差距,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农,天下之大业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社区)是主战场。要通过主题教育的开展,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聚焦乡村振兴找差距、抓落实,扛起乡村振兴职责,牵住农村发展牛鼻子。当前,全县农村发展仍面临着比较突出的短板、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础差、底子薄、条件苦,缺资本、缺人才、缺技术,产业弱、支撑力不强,且贫困人口较多、脱贫难度较大等。如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找到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好工作落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主题教育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平台,要通过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一系列措施,找准乡村振兴差距,凝聚乡村振兴共识,定实乡村振兴措施,抓好乡村振兴落实。

(一)培育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对产业发展来说,优势在特色,潜力也在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乡村振兴的捷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要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整体谋划农业产业体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整合产业品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区位优势中探索发展着力点,在地方特色上找准产业突破点,选准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开发,打造“一乡一产”“一村一品”。要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建立“党建+企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健全完善农业产业链、就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效益,推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二)畅通人才流动,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针对全县农村人才老化、青年人才外流、实用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要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培育本土人才、抓好招才引智,促进各路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实施“能人归巢”计划,积极引导在外经商、创业和务工人员中有思想、有思路、视野开阔、善于经营、热爱家乡的经济发展人才回归,兴一方实业、富一方百姓、促一地发展。要注重建立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让大学生“愿意来,留得住”。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驻乡帮扶。遴选实用技术人才跨乡服务,从农业、农机、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遴选业务骨干、专家教授作为乡村振兴特聘顾问,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开展巡回指导、跟踪帮带,充实乡村振兴工作力量。要充分发挥“田秀才”“土专家”、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实用人才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整合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汇聚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文化繁荣带动乡村振兴

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中华文化的载体,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乡村文化,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教育和引导人民、促进乡村和谐发挥着重要的教化和润泽作用。要从“乡风文明”的要求出发,认真整理和挖掘丰富的乡村文化内涵,加强对优秀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把积淀了几千年的乡村文化传承下来、弘扬开来,使乡村更有魅力和活力,更能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底蕴,使之更好地发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要把红色文化、乡村文化、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群众爱党爱国爱军、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处处呈现文明新风。

(四)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山清水秀、生态宜居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标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乡村文化。要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扎实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补齐设施短板,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不断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农民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之情性,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真正让乡村成为人们难舍的故土、向往的乐土、兴业的热土、美丽的净土。

(五)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组织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关键是建设过硬党支部。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头雁”升级工程。要拓宽用人渠道,根据基层实际和工作需要,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工作基础薄弱村担任村级干部,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逐步解决无人可选、年龄老化等问题。二是实施“头雁”育苗工程。从各类组织负责人、专业大户、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中挖掘村级班子后备力量,培植育苗,递进培养,把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为村干部,有序推进村干部优化升级、新老交替。三是实施软弱涣散村“脱胎换骨”工程。建立健全村干部履职情况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机制,对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要同步调整、规范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行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聚焦脱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