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面临的形势
二、关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三、谋好局
在集团公司发展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范文)
以全新的姿态推动集团新一轮发展
——在集团发展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务虚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研判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厘清明年各项工作的目标思路。之前集团办公室已经向各部门、各分(子)公司下发了相关通知,分别于2月X日、X日连续二次进行了反复地辩论、仔细地研讨。刚才各部门、各分(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就今年的工作和明年的打算,均作了很好的发言。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很受启发,也很有感触。关于2018年的工作,我们集团工作呈现出了“四大亮点”:
一是工作思路清晰。今年以来,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工作的好思路、好办法、好举措,提出“第二个五年规划”,为集团经济发展增收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工作重点突出。各单位围绕集团重点工作,立足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创新技术,在产品研发、一线生产、内部管理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三是工作措施扎实。各单位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立足工作职能,规范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流程,狠抓制度落实,强化安全监督管理,集团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四是工作亮点纷呈。表现在重大工业项目的推进上。2018年有五个重大工业项目顺利实施,净利润XX万元,无论是项目个数、投资总量均创历年新高。表现在行业发展的效果上,荣获了“XX”荣誉,XX技术获得“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集团X人荣获“XX省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
大家对此次会议都很重视,做了精心的准备,谈工作、谈思路、谈建议,都讲得很好。总的来讲,就是“四有”:有思想、有成果、有反思、有展望。深入分析了集团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小见大,研判了当前的形势、变化的趋势,明确提出了2019年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打算,提出了一些好意见和建议。成绩不谈,面临的问题需要形成统一的思想共识,在此,我也谈几点体会和对明年工作的一些思考,供同志们参考。
一、关于面临的形势
要谋划好集团明年经济发展的思路,首先必须对面临的形势有个科学的分析、研判和把握。怎么看?我觉得要从三个方面去把握。
一要看到机遇。从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看到,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形势的描述要比以往更加严峻,提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等问题。但也提到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更加注重从制度层面进行探索,释放改革红利和空间。对于我们来说增加忧患意识,直视问题,恰是做好政策应对,稳定信心的第一步。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也要把握住此次经济体制改革的契机。要把握住我省正处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要聚焦重点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持续发力推进,确保落地见效。要扎扎实实提升项目带动力、技术创新力、产业竞争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培育壮大集团产业集群。
二要看到优势。集团的优势是什么?优势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人才优势,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集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成长,现在我们有博士学历X名,硕士学历X名,本科学历X名,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但也是需要厚积薄发,我们要给人才成长的时间和平台,集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也会一直以人才培养为集团的重点工作;二是创新优势,相信大家也可能到了,2018年集团创新成果为我们带来丰厚的汇报,降低成本,增收提效,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制定了创新办法,一个个项目脱颖而出;三是产业产品优势。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说还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没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岌岌可危,在面临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更要进行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之势。
三要看到压力。集团也将面临更大挑战,加之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能源紧张、资金瓶颈等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根本改变,这就需要我们在保住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宽市场。特别是同行之间的竞争和加快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相互较劲的氛围越来越浓,都在想方设法发掘潜能、扩大优势、加快发展,势必对资金、项目、政策争夺更加激烈,我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被削弱,原有产业强项,可能成为发展的“短腿”。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压力感和紧迫感。
二、关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直面现实,分析比较看问题,客观分析集团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做好下一步工作十分必要。我认为,要清醒认识到“四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础“总量不大”。集团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客观的讲,成效主要体现在总量的扩张上,而在产业结构优化上没有大的突破,在经济效益的提升上难有大的作为。从去年的情况来看,虽然是稳中向好,但是仍靠着我们的主业,外部市场开拓不大,外部项目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还很小。产业优势不明显,同行业的竞争及市场化推广开放,让我们仍存在的很大的挑战,说明我们的经济基础依然不大,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经济“质效不优”。去年,集团财政总收入为XX万元,总量还可以,但是还有一些项目收支相等甚至是出现赔钱做项目,集团的发展不可能稳赚不赔,但是我们要提高质效,减少成本,争取少亏损、不亏损,相比较同行业而言,因为我们占据优势,但是不从自己“开刀”,时间长了必定由小病转大病,这对于我们来说考验重重。在此,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在新的一年在这方面下真功夫,开源节流,提质增效。
三是产业“层次不高”。目前,我们的主要业务还是集中在材料运输及浅加工,一些项目分包的比重较大,在一些技术上依赖别人过多,品牌不够响,说明我集团的发展还存在短板、短腿的现象;“做优结构、创新科技、做强工业”仍然是今后的主要任务。工艺融合不够。专利与技术“两张皮”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工艺融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