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势逼人
二、任务催人
三、任务到人
县长在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对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议精神再对标、再推进、再落实,坚决打赢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刚才,XX同志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得很详细、很到位,我完全同意。请大家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形势逼人,必须提升思想认识
去年以来,我们多轮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清洁行动,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明显增强。但客观地讲,我们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工作标准低、财政投入小、重视程度差、进展不平衡”等问题,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农村的“脏乱差”的问题。随着这次全市现场观摩会的召开,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还有很多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与兄弟县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前段时间,我下乡调研去了几个村,说实话,村容村貌不敢恭维。人居环境整治,看起来是个“小问题”,其实关系着“大民生”,从这个问题上也反映出我们的镇办、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为什么近年来上至中央、下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上级有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农村调研和指导工作,就农村工作,他讲了两个不要让:第一个是不要让农业现代化掉了队,第二个是不要让新农村建设掉了队,可见就农村发展而言,总书记是多么重视。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来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既然上面有要求,下面有目标,那就不是我们想干不想干的问题,而是必须得干、干就干好、干出成效的问题。
第二,群众有期盼。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有老百姓说我们农村这几年确实发展变化很大,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地方。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离“村庄整洁庭院靓美”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垃圾没人管、没人问、随处丢、随处放,乡村道路坏了维修慢、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群众反映最为强烈。尤其是一些外出务工老乡回家以后,总会感叹说家乡变化很大,房子虽然盖得很好,但有新房没有新村,有了新村没有新貌,望不见山,看不见水,也记不住乡愁了。我觉得这些话就是对我们在座的同志,对我们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尤其是对我们镇办同志说的,值得大家深思和反思:如何回应群众的期盼,怎么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就需要大家高度重视群众关切、积极解决群众困难。
第三,外地有典型。去年以来,我建议相关部门和镇办到XX、XX等县区进行了参观学习。大家在看到差距的同时,应该积极学习借鉴人家的经验和做法,因地制宜、因镇制宜、因村制宜,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改善。平时,如果让每个镇的GDP很快增长一两个点不现实,叫你们招来一个投资过千万的重大项目也不容易,但是把镇村的街道、重点路段、重要部位的垃圾清理干净,这个要求应该不过分。希望大家牢固树立“大家”靠大家的工作理念,相互借鉴学习,相互传授经验,相互之间比一比、学一学、看一看,共同建设好XXX这个大家庭。
第四,政府有责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政府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说实在话,大家在乡镇工作,条件很艰苦,财力也不足,要抓的工作、要办的事情很多,我很理解大家,但既然我们为官一方,就要为老百姓把家门口扫干净、把家园建设美。如果我们的思想认识达不到这么一个层次,那么眼光自然就看不到这样一个位置,天天从垃圾边上走,肯定都是绕道走。眼光到不了,行动就跟不上,更不会安排和落实好这件事情。作为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要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扎扎实实地办好一些打基础、管长远、利民生的实事好事。或许这个政绩不一定能及时显现出来,但只要事情做好了,群众会记在心里,自然有人评论,社会自有评价。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干这些工作的原因所在、责任所系。
二、任务催人,必须扭住建设重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开展村庄整洁庭院靓美工作是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与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文明创建相结合、与优秀文化传承相结合。
一要着力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凡事预则立。做好规划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前提和基础。一要全域规划。要按照“全域谋划、超前规划”的原则,着力抓好村庄人居环境规划编制,抓紧修编完善镇村规划体系,重点解决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布局问题。尤其是要对不同村庄分类别、分层次认真谋划和规划,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先制定经济和交通条件较好的中心村规划编制。二要统筹兼顾。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要与乡村振兴、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村落保护、产业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各类专项规划相衔接,尽可能保留村庄文化传承和自然风貌,突出农业亮点和农村特色,凸显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不能搞钢筋水泥崇拜、把农村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