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防汛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防汛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21年1月7日)
李锦斌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防汛救灾表彰大会,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总结防汛救灾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经验,隆重表彰为防汛救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组织,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焕发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高昂斗志,凝聚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而不懈奋斗。
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组织,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经历防汛救灾斗争的参与者、奋斗者、奉献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大力支持安徽防汛救灾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此时此刻,我们特别要向在这场斗争中英勇献身的陈陆、王松、帖克艳、张成武、甘磊等同志,表示深切思念!
同志们、朋友们!
去年汛期,我国江南、华南、西南等多个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安徽的汛情灾情尤为严重。我省先后发生10次强降雨过程,梅雨期之长、暴雨日数之多、累计雨量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均为历史罕见,长江沿线告急、淮河堤防吃紧、巢湖水位突破历史、新安江洪水来势迅猛,全省共有54条河湖超警、30条河湖超保、16条河湖发生超历史洪水。
汛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这场斗争,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打赢这场硬仗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在防汛抢险和灾后重建的紧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用“四个没有”对我省防汛救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的最高褒奖,极大地鼓舞了安徽人民的士气,极大地坚定了夺取防汛救灾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面对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我们坚持扛牢责任、一线出征,全力打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防汛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类责任制,以战时思维、战时标准、战时状态、战时纪律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及时转移安置危险区域人员132.9万人,实现安置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及时治疗、有卫生防疫,坚决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省级负责同志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先后4轮赴一线检查指导;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指守土尽责、尽锐出战,全力以赴做好动员和组织工作,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面对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我们坚持果断决策、精准调度,全力打好江河湖库安澜保卫战。越是非常时期越需硬核担当,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精准发力。我们统筹防汛与抗疫“两个战场”,实施长江、淮河、巢湖“三线作战”,做好预案、队伍、物资、蓄滞洪区“四个准备”,综合运用拦、蓄、泄、分、滞、排等措施,科学调度大型水库、闸坝、泵站等骨干工程,“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次开闸泄洪,蒙洼蓄滞洪区累计蓄洪3.75亿立方米,长江、淮河流域先后启用11个蓄滞洪区,巢湖主动启用9个万亩大圩,为保护流域安全度汛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面对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我们坚持强基固坝、严防死守,全力打好重要防洪设施保卫战。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我们全面加强干堤、城市大堤、庄台、保庄圩、地质灾害点等重点部位安全防范,加大巡堤查险的力度、密度、宽度、频度,建立领导干部、抢险救援兵力、专业技术力量、施工队伍“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构筑起防洪保安的铜墙铁壁。全省各地日参加抗洪抢险人数高峰时达31.4万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出动2.6万人,民兵预备役出动17.9万人次投入防汛救灾,消防救援总队出动指战员2.1万人次,公安机关出动警力26.6万人次,加固堤坝1189公里,处置险情2325处,姜唐湖蓄洪区戴家湖闸重大险情处置入选应急管理部“2020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
面对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我们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全力打好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保卫战。恢复重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防汛救灾全面胜利。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及时部署启动水毁设施修复、农业生产恢复、一揽子救助政策、防范因灾致贫返贫和谋划建设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四启动一建设”工作,抢通公路2051条、架设供电线路3182公里,修缮水毁住房1.8万户,完成补改种面积396.3万亩,全省无一人因灾致贫返贫,受灾贫困群众和边缘户产业发展、饮水安全等问题全部解决,公文咩咩编辑,在重要基础设施、城市内涝治理等领域规划建设了一批基础性、枢纽性重大项目,防灾减灾体系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防汛救灾取得全面胜利。
同志们,朋友们!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场波澜壮阔的防汛救灾大战,没有烽火和硝烟,却有生与死的考验。在与惊涛骇浪的搏斗中,全省上下涌现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谱写出一曲曲气势恢宏的抗洪赞歌,演绎出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动人场景,每每想起都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每一时刻都值得载入史册、永远铭记。
在这场英勇坚毅的斗争中,最让我们崇敬的是,伟大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带着浓浓牵挂,顶着炎炎烈日,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一线人员、先进典型和部队官兵,他对受灾群众说“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他对牺牲同志家属说“你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是祖国和人民的亲人”,他对党员干部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总书记的谆谆教诲,饱含对安徽人民的亲切关怀,彰显亲民为民的深情大爱,必将鼓舞和鞭策着千千万万江淮儿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在这场英勇坚毅的斗争中,最让我们赞叹的是,各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的使命担当。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坚强的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高扬的旗帜。全省6.3万个基层党组织、59.5万名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5762个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防汛救灾战斗队,各级设立1.7万个党员责任堤、1.64万个党员突击队、1.6万个党员志愿服务队,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干部不分昼夜巡查防守,不眠不休转移群众,不遗余力抢修堤防,不辞辛苦推进灾后重建,用逆行者的担当践行了初心使命,用冲锋者的姿态筑起了“红色堤坝”,用守护者的辛劳换来了江河无恙。
在这场英勇坚毅的斗争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境界。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洪水可以淹没万顷良田,但淹没不了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斗志;洪水可以摧毁千房万屋,但摧毁不了人民群众守望相助的信念。我们不能忘记,蒙洼蓄洪区2000多名父老乡亲拖家带口、连夜撤离,用家园变泽国的无私壮举擦亮了金光闪闪的王家坝精神;我们不能忘记,受灾群众面对洪水没有惊慌失措,失去家园没有消沉悲观,而是不等不靠、奋力自救,患难与共、众志成城,生动诠释了新时期江淮儿女的刚健风骨;我们不能忘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社会各方面踊跃捐款捐物,共将涓滴之力汇聚起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合力。
在这场英勇坚毅的斗争中,最让我们难忘的是,人民子弟兵舍身忘死、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倒海翻江卷巨澜,千军万马战犹酣。从大江南北到淮河两岸,从新安江重镇到巢湖之滨,从激战颍上戴家湖到加固枞阳防洪墙,从护航歙县高考到坚守无为大堤,从爆破滁河堤坝到封堵怀宁大圩决口,哪里有险情,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星夜兼程、战风斗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