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第十届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智城滨州,智者云集。今天,来自全国各地近300名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相聚滨州,隆重召开第十届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这是各方智慧碰撞的高端峰会,也是滨州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
在此,我代表中共滨州市委、滨州市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滨州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心、重视、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嘉宾、朋友们!
本届大会主题是“技能型社会建设和‘双型’城市改革与实践”。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创造性提出的理念和战略,新《职业教育法》中也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愿景。“双型”城市改革与实践,是滨州落实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具体路径。我们认为,产教不融合,实业不创新,城市发展就没有未来。对此,滨州顺应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探索出了一条中等城市转型发展的务实路径,就是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这是滨州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由之路,更是必胜法宝。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三个词,就是味道、风采、未来,与大家一起品味滨州“智者智城”的味道,一起领略滨州“职教名城”的风采,一起畅想滨州“双型”城市的未来。
第一个词,味道,就是“智者智城”的味道。“智者智城”是滨州的城市品牌,历史渊源来自于2500年前的世界著名军事家孙子。他撰写的《孙子兵法》被后人誉为“战争的艺术”“胜利的哲学”。先人的智慧赋予滨州这座城市独特的味道,既有最醇厚的人文味道,又有最无穷的产业味道;既有最活跃的科创味道,又有最清新的生态味道,在这里待得越久,感受就会越深。
最醇厚的味道——人文的味道。滨州是黄河文化、齐文化发祥地之一,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兵圣孙武、政治家范仲淹、咸丰帝师杜受田、金石学家吴式芬等历史名人都在这里出生成长、创立思想,还有人民大会堂设计师张镈等当代大国工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实戈,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中国科学院院士魏炳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泽金,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等当代科学巨匠,他们都是滨州人。
最无穷的味道——产业的味道。滨州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在全球有影响力、在全国有标志性的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去年实现营收1.1万亿元,3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在全球或全国排名第1位。去年全市规上工业营收达到9090亿元,列山东省第3位;规上工业利润达到609亿元,列山东省第1位。规上工业企业营收50亿元以上的有43家、100亿元以上的有17家,头部企业魏桥集团位居世界500强第199位,居山东省民营企业第1位,去年营收达到4130亿元。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中,滨州有9家企业上榜,总资产达4423亿元,列山东省第1位。这些都是我们发展职业教育的坚实基础,更是我们产教融合的最强底气!
最活跃的味道——科创的味道。我们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达到3.36%,列山东省第1位。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等“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平台加速构建,“引育留用”科创人才加速汇集,三年来引进高端专家440余人,本科以上大学生4万余人,“政产学研金服用”科创生态全面塑成。
最清新的味道——生态的味道。滨州依河傍海、环境优美,天蓝、水清、土净、人和,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正在积极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康养示范城市、体育公园城市,滨州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品质之城,必会让大家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第二个词,风采,就是“职教名城”的风采。这个“风采”,不仅指职业教育发展的“气度和神采”,更是指城市转型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不屈生命力和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