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增强道德定力
同志们: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治能力要强,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要特别过硬,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其中的道德定力是指道德主体在工作与生活中面临名利权色等各种诱惑时,能够坚守道德原则,作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决策或行为的能力。增强党员干部道德定力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具有过硬的道德定力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养,道德定力不过硬,思想“免疫力”就不会很强,在考验道德的活动中就可能出现无法有效抵御思想“病毒”侵袭的风险。道德定力与其他定力一样,需要在有针对性的实践中加以磨砺修炼。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强化道德定力养成,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自觉抵制错误、腐朽思想侵蚀,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一要提升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是增强道德定力的先决条件。从发生学视角来看,道德定力源自对道德问题的正确判断,个体在特定道德情境下应知晓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此即道德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提升道德认知、保持道德定力必须强化伦理知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如“仁”“义”“信”等概念沿用至今,不失其效,“为政以德”“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言简意深、历久弥新,要善于从中汲取道德养分,提升认知、增强定力。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熟知其内涵、价值与践行路径,更透彻理解它的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并以此规范自身行为,磨砺道德定力。
二要坚定道德信仰。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所追求的道德目标及其客观依据的信奉与仰慕。道德信仰坚定,就会“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如此方能绷紧道德底线、谨守行为规范,道德定力自然随之加强;没有道德信仰或信仰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