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确把握“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重大定位
(一)提能级、固底板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二)扬优势、造样板
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2.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三)抓关键、补短板
1.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二、深刻领悟“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深刻内涵
(一)产业的现代化程度有待提升
1.农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2.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二)农民的参与化程度有待提升
1.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强
2.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3.农民的素质有待提高
(三)要素的集聚化程度有待提升
1.资金投入不足
2.土地资源制约
3.人才短缺
三、扎实践行“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具体要求
(一)“争前列、创标杆”
1.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2.加强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
3.打造农业现代化的亮点和品牌
(二)“争一流、创示范”
1.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3.深化农村改革
(三)“争影响、创品牌”
1.加强农业品牌建设
2.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合作
3.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明年“三农”工作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一)聚焦激活力、强动能
1.以工业思维推进农业发展
2.以市场导向推动产品增值
3.加大项目招引建设力度
4.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5.推动省级农业园区提档升级
(二)聚焦扮颜值、增内涵
1.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2.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3.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4.发展“美丽乡村+”新业态
5.推进“四区”同创
(三)聚焦拓渠道、促增收
1.高质量实施党建引领“两社”联动项目
2.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3.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
(四)聚焦优保障、强支撑
1.健全完善“三乡政策”
2.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3.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
4.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产品的开发力度
5.探索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政策
在2025年务虚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次务虚会上,就“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这一主题进行发言。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明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一、准确把握“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重大定位,在系统认识中坚定发展信心
(一)提能级、固底板,致力在“农业强”上走在前、做示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我们要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能级,巩固农业发展的底板,为实现农业强市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
2.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扬优势、造样板,致力在“农村美”上走在前、做示范
农村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群众的美好向往。我们要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优势,打造美丽宜居的农村样板。
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2.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3.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弘扬农村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抓关键、补短板,致力在“农民富”上走在前、做示范
农民富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抓住关键环节,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增加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3.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二、深刻领悟“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深刻内涵,在对标对表中明晰发展短板
(一)产业的现代化程度有待提升
虽然我们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1.农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2.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薄弱。
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
(二)农民的参与化程度有待提升
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民的参与度还不够高。
1.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强。部分农民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够规范,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有限。
3.农民的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三)要素的集聚化程度有待提升
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各类要素的集聚,但目前要素集聚的程度还不够高。
1.资金投入不足。农业投入相对较少,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农业融资渠道不畅。
2.土地资源制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农业发展面临着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
3.人才短缺。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三、扎实践行“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具体要求,在加压奋进中扛起发展担当
(一)“争前列、创标杆”
我们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决心,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争前列、创标杆。
1.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勇于创新,不断探索适合本地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2.加强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以示范园区为引领,推动农业现代化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
3.打造农业现代化的亮点和品牌。培育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农业现代化的亮点和品牌。
(二)“争一流、创示范”
我们要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争一流、创示范。
1.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3.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三)“争影响、创品牌”
我们要以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为目标,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争影响、创品牌。
1.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2.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外农业展会、交流活动,扩大本地农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融合,拓展农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
四、明年“三农”工作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一)聚焦激活力、强动能,实施产业提质工程
1.以工业思维推进农业发展。引入工业化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方式,对农业生产进行标准化、规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