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
二、把握重点、深入推进
三、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在传达全国两会精神专题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下面,我将进一步就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提出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召开的一次重要盛会。在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大会的各份报告,特别是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实事地总结了成绩,精准深刻地分析了形势,明确指向地部署了工作,对于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上来,准确把握其中的丰富内涵,认真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推动x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潜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生态基础、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调了一些关键事关键点关键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是我们做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市上下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深刻领悟丰富内涵,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凝心聚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二要准确把握大会对去年发展成就的客观总结。报告指出,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折、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脉络定向和领航掌舵,在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要宣传好、领会好这些伟大成就,更加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要对标对表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在5%左右,并从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十个方面对今年政府工作进行了谋划部署,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厘清了思路、明确了路径。要确立目标任务,深入研究政策、追踪政策,主动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全国两会精神在我市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二、把握重点、深入推进,奋力开创x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要注重项目支持,在提高投资效益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坚定确立“项目至上”理念,将招商引资作为首要任务,将项目落地作为核心评价标准,推动经济质量稳步提升和合理增长。紧盯项目启动。全力推动计划实施的x个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的重点项目尽早落地开工,特别是春季早开工项目,加强解决问题和前期手续办理,力争项目开工后2个月内完成备案。加强服务保障。扎实推进“九项解决方案和一项协调措施”帮助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十项攻坚”行动,落实项目建设的“四位一体、五项联保”和项目秘书等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行精准招商。围绕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关注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坚持结合强项和补短板,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力争在年内签约落地的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不少于x个。
二要加强现代产业,积累转型升级的动力。基于我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加快培育新的生产力。推动旅游业提高质量。启动实施x市“百亿级”旅游产业攻坚行动,全力推进x、x、x等项目建设,统筹推进“x”至x水上旅游航线、“x”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取得x、x旅游综合开发和x特色小镇等项目的实质性进展。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持续跟进x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规划进程,力争在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加快推动x集团集中式光伏发电和x输管道气源承接项目的开工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紧密关注保护区划定政策的实施时限,指导金属矿山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准备,促使优势矿产资源尽快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全力推动x食品、x科技等重点工业项目的规模扩大,为全年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三要着力发展农业,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新的成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点关注黑土地保护、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乡村建设和巩固脱贫成果等任务。加强黑土地保护。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动高标准农田改造和黑土地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坚决防止农地的非农化和非粮化。重视粮食安全。严格贯彻粮食生产的党政同责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