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成就
(一)经济贡献突出
(二)创新活力强劲
(三)国际竞争力提升
二、清醒认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准入仍存在隐性壁垒
(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三)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企业自身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三、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营商环境
(二)提升创新能力
(三)加强企业管理
(四)加强政策落实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责任担当
(二)加强协调配合
(三)营造良好氛围
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经济贡献突出。
(二)创新活力强劲。
(三)国际竞争力提升。
二、清醒认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准入仍存在隐性壁垒。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但在一些领域,民营企业仍然面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隐性障碍,难以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时常常遭遇门槛高、手续繁琐、额度有限等困境。银行出于风险把控等因素,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评估更为严格,抵押物要求也更高。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但政策落实到基层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偏差,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尚未得到根本性缓解。
(三)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现象,一些政策未能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行政审批流程繁琐、效率低下,也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虽然我国不断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但侵权行为仍时有发生,民营企业的创新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打击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四)企业自身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民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型企业凭借其品牌优势、规模效应和技术实力,在市场份额争夺中占据有利地位,而民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在价格战、技术创新竞赛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为了在市场中生存,不少民营企业不得不压低利润空间,甚至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这又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政策引导作用,聚焦民营企业实际需求,定向出台税收优惠、融资支持、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推进企业融资便利化,推动普惠金融深入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府服务效能。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透明度,让民营企业在办事过程中更加高效、便捷。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坚决杜绝政府干预市场行为,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三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形成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的社会共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互动,积极回应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民营企业家要心底坦荡地和干部交往,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二)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