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扛牢主体责任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树立系统观念
四、加强作风建设
五、健全保障机制
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开展乡村振兴领域集中整治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有力举措,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具体实践,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抓手,必须深刻体悟做好集中整治的使命之重和责任之重,主动担当作为,勇于直面问题,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坚强保障。
一、扛牢主体责任,切实强化履职尽责担当
持续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坚持党组责任上肩、集体研究、“一把手”亲自抓,切实扛稳扛牢集中整治工作主体责任,坚决避免不深不实、表面化、走形式等问题。一是认识必须再提升。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必须站在政治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开展这项工作,绝不能认为这个工作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必须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抓好集中整治工作,扎扎实实抓起来、干起来。强化注重借助纪检监察监督的力量,把涉农领域特别是基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梳理出来,不见到整改实效决不放手。二是责任必须再压实。切实履行农业农村部门党组主体责任,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把集中整治与党纪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与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传导压力、明确责任、建立台账,合力推进这项工作,对能立行立改的快抓整改、逐条整改到位,对需要时间整改的加快建立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每一项整改任务有人抓、有措施、有结果。三是机构必须再加强。对这项工作都在不断深化认识,不断调整增强工作力量,省农业农村厅成立由厅党组书记任组长,厅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厅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专班”。工作专班与驻厅纪检监察组工作专班、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牵头单位实行“三合一”力量整合办公,成立综合协调组、问题排查研判组、可感可知实事组、制度机制完善组等四个工作组,负责抓好具体工作落实。根据实际情况,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应该优化调整组织机构,成立工作专班,建立责任落实、定期调度、重大事项报告、调研督导、跟踪问效等工作推进机制,合力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二、坚持问题导向,加大集中排查整改问题力度
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广泛征集问题线索,加强摸排,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收集、认真梳理,分类研究,彻底解决,让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这是整个集中整治行动要达到的最终成果。一是全面梳理排查。充分利用信访举报渠道、巡视巡察审计、网络舆情筛查等方式,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实施有漏洞、“三农”领域作风不严不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管理。二是汇总分析研判。系统梳理研判问题线索,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定措施,推动堵塞监管漏洞、抓好建章立制。适时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对问题排查、整改落实、制度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核查、举一反三,持续巩固深化集中整治成果。三是强化督促指导。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包联包案工作方案》,每个厅领导联系2个省辖市,9位厅领导结合“三夏”工作分赴各地,指导农业农村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抓整治。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参照省农业农村厅“包联包案”方案,制定集中整治督促指导工作方案,针对性开展下沉督导,逐级传导压力,监督加大整改整治力度,推动标本兼治、长治长效。
三、树立系统观念,干成可感可及好事实事
强化系统思维,坚持当下改、长久立相结合,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规律,聚焦关键事、要害处,通过“办理一个案件”,走向“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一是以用好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为切入口,全面提升农村“三资”监管能力水平。重点聚焦侵占集体资产、合同有失公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清查解决好当下突出问题。处理好解决当下问题和涉及群众长久利益的关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平台统计分析和预警控制功能,向集体成员提供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情况、财务情况查询服务,便于接受群众监督和专业服务,将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落到实处,实现集体“三资”监管精准化。二是以严格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