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省委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客观审视成绩

二、聚焦关键发力

  (一)突出“关键少数”

  (二)聚焦扩内需战略基点

  (三)狠抓项目“牛鼻子”

  (五)筑牢安全底线

三、锤炼过硬作风

在省委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分析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这既是对上半年成绩的盘点,更是对全年目标冲刺的再动员、再部署。刚才,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作了详细汇报,大家也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掌握的情况,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审视成绩,坚定发展信心,来之不易的“稳、新、韧”态势必须倍加珍惜、持续巩固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顶住压力、迎难而上,推动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向新向好、韧性增强”的良好态势。这份成绩单,是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取得的,凝结着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确实来之不易。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主要指标增速实现“三个高于”。我们设定的“高于去年同期、高于今年第一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基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核心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或高于全国平均,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亮眼,消费复苏势头逐步增强。这充分说明,我省经济的基本盘是稳固的,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是巨大的。这个“三个高于”,是全省上下奋力拼搏的结果,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底气的体现。

二是“向新”动能加速集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优势产业持续巩固提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脱颖而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所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赋能千行百业的效果日益显现。可以说,某某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而积极的变化,“新”的引擎正在加速形成。

三是“韧性”特质更加凸显。面对外部环境的冲击和市场预期的波动,我省经济展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回旋余地。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环节保持了稳定性和竞争力。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特别是民营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恢复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物价保持温和上涨,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粮食能源安全基础稳固。这些都为我们应对下半年的不确定性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强了我们驾驭复杂局面的信心。

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更要清醒、更要冷静。省委常委会会议明确指出,要“正确分析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深入分析主要指标的差异性、内在逻辑性,关注不符合预期的数据,深挖问题根源,不回避矛盾”。这是做好下半年工作的前提。当前经济运行中,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部分指标差异明显,区域、行业分化加剧。各市州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个别市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全省平均,个别行业(如部分传统资源型产业、房地产关联产业)恢复不及预期,拉低了整体增速。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成本上升、需求不足、融资难等问题交织。

有效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消费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新的消费热点虽在培育但尚未形成强大支撑。投资增长后劲需要加强,特别是民间投资意愿有待提振,重大项目储备和接续仍需下大力气。外需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

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部分市县债务风险化解任务艰巨。房地产领域的风险仍需高度关注,保交楼、稳预期、促转型的任务依然繁重。安全生产、金融、能源、粮食等领域也面临一些潜在风险点,本质安全水平有待提升。

发展环境和干部作风仍需优化。一些地方和部门抓经济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还不够强,破解难题的锐气和办法还不够多。营商环境对标一流仍有差距,一些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个别领域依然存在,影响了工作质效。

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解剖麻雀”的细致精神,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施策,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关键发力,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责任如山。我们必须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挑大梁”的责任扛得更牢,把“压舱石”的作用发挥得更实。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务求实效:

(一)突出“关键少数”,强化经济大市“挑大梁”的担当。

长沙、岳阳、常德、衡阳等经济大市,经济体量大、产业基础好、辐射带动强,是全省经济的“顶梁柱”。省委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经济大市挑大梁作用”。这既是信任,更是责任。

要扛起更大增长责任。各经济大市要自我加压、抬高坐标,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实现高于全省平均的增长速度,为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要建立“一市一策”的精准调度机制,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重点市州的指导和支持。

要提升产业能级。大市要有大作为,必须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走在前列。要聚焦优势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在全球全国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要勇于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率先突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总部经济等,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要优化发展环境。经济大市要成为营商环境的“高地”。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集聚高端要素资源。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治理水平,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

(二)聚焦扩内需战略基点,把提振消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经济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会议强调要“把提振消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应对当前需求不足的关键一招。

全力拓展新消费场景。要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支持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壮大区域消费中心。鼓励发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提升消费便利度。

强力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这是某某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所在。会议强调要“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从文艺演出、体育赛事中挖掘消费潜能”。要精心打造“三湘四水相约某某”旅游品牌,办好某某旅游发展大会。大力发展演艺经济:支持长沙打造“中国演艺之都”,引进和培育高水平文艺演出,做优做强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开发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沉浸式、互动式演艺项目。支持张家界、凤凰等旅游目的地打造特色山水实景演出。繁荣体育赛事经济:积极申办、承办更多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如马拉松、足球、篮球、羽毛球等),打造具有某某特色的自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省委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