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一)强化思想引领
(二)建立健全制度
(三)营造节俭文化
二、强化源头管控
(一)从严从紧编制预算
(二)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
(三)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三、严控预算支出
(一)严控行政运行成本
(二)硬化预算执行约束
(三)有序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四、加强资源统筹调配
(一)全面整合财政资源
(二)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
(三)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任务
五、坚持财力下沉
(一)持续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
(二)健全基层“三保”工作机制
(三)加快建立“三保”清单制度
六、完善绩效监督
(一)推进预算绩效一体化
(二)探索建立过紧日子评估机制
(三)强化财经纪律约束
财政局在全市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过紧日子要求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过紧日子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严的基调,出台严的制度,采取严的举措,不断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以节约型财政助力建设节约型政府,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财力保障。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
(一)强化思想引领。*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充分认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通过预算编制布置会、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全市财政局长专题会议等形式传达学习,深刻领悟过紧日子的重要内涵,让各级各部门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从细节上落实,始终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
(二)建立健全制度。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通知》、《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切实硬化预算管理二十条措施》等制度文件,从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严控行政运行成本、加强预算资源统筹和硬化预算约束等方面,细化提出多项过紧日子具体措施,织密扎牢制度笼子,进一步健全全市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
(三)营造节俭文化。认真总结过紧日子的经验做法,加强培训交流和舆论引导,积极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把过紧日子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大对过紧日子典型经验做法、优秀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使崇清尚俭、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进一步厚植节俭文化。
二、强化源头管控,进一步把牢过紧日子关口
(一)从严从紧编制预算。构建“一体四翼”预算编审体系,强化支出审核论证,从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支出预算的合理性、绩效目标的适配性进行审核,着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财政资金实现在源头就紧起来。2024年,市级压减实施条件不成熟以及使用效益不高的项目资金,较上年下降15.3%。
(二)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严控专项资金设立和配套奖补,调整优化各类涉企补助政策,逐步减少“点对点”无偿补助,推进政务信息化项目资金归口管理,合理安排科技人才发展领域资金。除国家统一要求、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应由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支出事项外,不允许出台要求下级政府配套或以达标评比、考核评价等名目变相配套的政策。
(三)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牢固树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理念,建立健全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约束机制和存量在建项目分类处理机制,审慎考虑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和本级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对于未合规落实资金来源、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一律不予立项纳入预算安排,严禁不顾财力可能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根据地方财力实际,合理安排综合交通、水利、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三、严控预算支出,进一步硬化过紧日子约束
(一)严控行政运行成本。“十四五”期间,一律停止新建、改扩建、购置党政机关楼堂馆所。持续从严管理“三公”经费,严格执行会议差旅、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制度规定,强化预算约束,严格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严控日常运转经费,精简不必要的节庆、论坛和展会等活动,把更多的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上。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三公”经费预算较上年下降2.32%。
(二)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格执行年初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严格预算执行监控,严控执行中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季初监测、季中督导、季末通报”监督考核机制,对支出进度慢的部门,压实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强化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结果运用。对未达到预算执行进度要求的县(市、区),强化激励约束,完善对下转移支付安排与预算执行进度挂钩机制。


